绵参

  • 音译名: 榜参布茹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绵参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榜参布茹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绵参的全草。
  • 出处: /
  • 功效: 清热解毒,利肺止咳
  • 主治: 瘟疫时病、肺病诸症。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Eriophyton Wallichii Benth.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圆柱状或圆锥状,肥厚,下部常交叉,有细长的侧根。茎直立,单一,高10~20cm,四棱形,下部通常埋于乱石堆中,多少肉质,类白色;上部坚硬,直立,被绵毛。叶变异很大,茎中部叶细小,苞片状,通常无毛;茎上部叶大,交互对生,菱形或卵圆形,长宽近相等,长3~4cm,顶端的叶渐变小,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在中部以上具圆齿或圆齿状锯齿,两面均密被绵毛,尤以上面为甚;侧脉3~4对,从近基部生出,几成掌状,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细脉明显构成网脉;叶柄甚短或近于无柄,轮伞花序常由6花组成;下承以小苞片,小苞片刺状,长达12mm,密被绵毛。花无梗,花萼宽钟形,不连齿长8mm,隐藏于叶丛中,膜质,外面密被绵毛,内面在萼齿顶端及边缘上被绵毛,余部无毛,10脉,其间由网脉连接,由于密被绵毛而不显露,齿5近等大,三角形,长约7mm,与萼筒近等长,顶端长渐尖,花冠长22~28mm,淡紫色至粉红色,冠筒略下卷,长约为花冠之半,冠檐二唇形,上唇宽大,扁盔状,向下弯曲,覆盖下唇,外面密被绵毛,下唇小,3裂,中裂片略大,尖端微缺;雄蕊4,2强,藏于上唇盔瓣内,花柱细长,柱头2裂。小坚果宽倒卵状三角形,长约3mm,光滑,黄褐色。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3800~5200m的高山碎石带或渚石坡。产于西藏、青海、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尼泊尔、印度及不丹亦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开花盛期采集,去净泥土、须根和枯叶,揉至有清香气为度,晾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全株皱缩,形似绵球状。根圆锥形,长4~6cm,黑褐色或棕黑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黄白色。茎四棱形,有节。叶对生,茎下部鳞片状,中上部叶密集,叶片卵圆形,顶端急尖,基部宽楔形,上部边缘有锯齿,两面被灰白色绵毛,网脉粗糙明显。轮伞花序隐藏在叶丛中;花萼淡绿色,花冠淡紫色至粉红色或淡黄色。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1.茎横切面:四角有4条肋状突起,其中厚角组织2~4列细胞。表皮1列,细胞半径向较长。皮层组织宽,近表皮的8~10列的细胞类圆形,内侧细胞椭圆形或卵圆形,切线向排列,胞间隙明显。内皮层明显。8个外韧维管束,内外两侧厚角组织2~3列细胞。木质部较宽,导管多边形,数个成群,稍径向排列。髓部大,为较大的薄壁细胞组成。 2.叶横切面:中脉上表皮下凹,下表皮凸起,表皮1列,外被非腺毛和腺毛,栅栏组织3~4列,细胞柱状或亚铃状。海绵组织2~3列细胞。中脉三个大维管束,木质部导管多边形,径向排列,射线单列。 粉末鉴别:深灰绿色,气浓。非腺细胞和腺细胞众多,常碎断,为多细胞组成,径31~62μm,壁颇厚,平直。花粉粒众多,浅褐色或浅褐黄色,椭圆形,长32~54μm;厚壁具细突起,偶见单沟。表皮随处可见,细胞壁多弯曲或成不规则形。导管较小,常成束散在,螺纹、梯纹和网纹,以螺纹管为主,径8~36μm ,薄壁细胞形状不一,薄壁平直或弯曲,少数生单纹孔。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苦,寒。
  • 用法用量: 常配伍用;单用1~2g,煎服。
  • 考证: 始载于《月王药诊》,相继在《四部医典》、《蓝琉璃》、《认药百晶》中记载: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治瘟疫时疫、肺病。
  • 制剂: /
  • 选方: 方一:绵参50g,岩白菜40g,紫檀香40g,无茎荠木香、白檀香各35g,甘草30g,共研细粉,再加入牛黄细粉2g,兑研均匀;治肺炎、肺痈、肺痨、肺热咳嗽、咳血、胸痛、时行感冒,一次2~5g,一日3次。 方二:绵参50g,藏黄连40g,秦艽花40g,翼首草40g,丹参30g,蔷薇花30g。共研细粉,治五脏六腑受伤,伤口久溃不愈,血管断裂。一次3g,一日2~3次。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