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红蓟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胜红蓟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灭醉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菊科植物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 L.的全草。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排石,止血生肌。
  • 主治: 感冒发热、咽喉炎、胃痛、急性胃肠炎、痢疾、膀胱或肾结石、子宫肌瘤、子宫脱垂、崩漏、乳腺炎、痈疮肿毒、皮肤瘙痒、鱼口便毒。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geratum conyzoides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全株被柔毛。单叶对生,有时上部互生,卵形或椭圆形或长圆形,长3~8厘米,宽2~5厘米,顶端急尖,基部钝或宽楔形,边有圆锯齿。花白色或淡紫色或蓝色,全部管状;头状花序在茎顶排成紧密伞房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黑褐色,5棱,冠毛鳞片状,上端渐狭成芒状,5枚。花果期全年。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谷、山坡林下或林缘、河边或山坡草地,田边或荒地上。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辛、微苦,性凉。
  • 用法用量: 15~30克,水煎服或用鲜品30~60克,捣烂调冰糖取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捣计涂或研粉撒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鱼口使毒 灭醉(白花草)叶120克,茶麸15克,捣烂加热温敷患处。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胜红蓟黄酮A、B、C,川陈皮素,甜橙素,钓樟黄酮B,5'-甲基川陈皮素,5,6,7,8,5'-五甲基-3',4'-亚甲二黄酮,5,6,7,5'-四甲基-3',4'-亚甲二黄酮,5,6,7,3',4',5'-六甲黄酮,5,6,7,8,3'-五甲基-4'-羟基黄酮,5,6,7,8,3',5'-六甲基-4'-羟基黄酮[1]。槲皮素,山柰酚-3-芸香糖甙,山柰酚-3,7-双葡萄糖甙[2]。全草还含有生物碱:石松胺,刺凌德草碱[3]及三萜类化合物:无羁萜,β-谷甾醇,豆甾醇[4]。所含挥发油的成分中有胜红蓟色烯,香豆精,β-丁香烯,7-甲基-2,2-二甲基色烯[5]和去甲胜红蓟色烯[6]。地上部分含有多种色烯类化合物:7-甲基-2,2-二甲基色原烯,7,8-二甲基-2,2-二甲基色烯,7-甲基-8-乙酰基-2,2-二甲基色烯,6-(1-甲基乙基)-7-甲基-2,2-二甲基色烯,6(1-羟基乙基)-7-甲基-2,2-二甲基色烯[6-(1-hydroxyethyl)-7-methoxy-2,2-dimethylchromenee],6-(1-己基乙基)-7-甲基-2,2-二甲基色烯[6-(1-ethoxyethyl)-7-methoxy-2,2-dimethylchromene],6-乙烯基-7-甲基-2,2-二甲基色烯,6-当归基-7-甲基-2,2-二甲基色烯[7],7-甲基02,20二甲基色烯,胜红蓟色烯[8]及黄酮类化合物:5,6,7,8,5'-五甲基-3',4'-亚甲二黄酮[8],5'-甲基川陈皮素[9],山柰酚、槲皮素[10]。5,6,7,3',4',5'-六甲黄酮,8-羟基-5,6,7,3',4',5',-六甲黄酮[3]。此外,地上部分还含有右旋芝麻素,丁香化物[7],7-豆甾烯-3-醇,延胡索酸,咖啡酸[10]。
  • 药理作用: 胜红蓟中得到的精油在杯碟法试验中再现出抗菌活性[1]。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