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腰草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金腰草的概览。金腰草又名亚吉玛,归类于藏药,为虎耳草科植物肾叶金腰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可有平息、引吐和泻出胆热的作用。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金腰草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亚吉玛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金腰草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亚吉玛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虎耳草科植物肾叶金腰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
- 出处: /
- 功效: 有平息、引吐和泻出胆热的作用。
- 主治: 用于胆热症。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hrysosplenium griffithii Hook.f.et Thoms.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丛生,高8.5~16.5cm。茎不分枝,无毛。基生叶具长柄,叶片肾形,长1~2cm,宽1.2~3.8cm,7~11浅裂,无毛;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型;叶片长2.3~3.4cm,宽3.2~4.5cm,11~13浅裂,裂片椭圆形至卵形,通常具2~3圆齿,两面无毛,裂片间具褐色乳头状突起和粗毛,柄长3~5cm,腋部具褐色柔毛和乳头状突起。二歧聚伞花序有多花,花序梗和花梗均被褐色乳头状突起和细柔毛;苞片圆形至阔卵形,长3~10mm,边缘具3~6圆齿,两面无毛,柄长1.5~3mm;花黄色,直径约4mm;萼片阔卵形至近圆形,边缘具不规则齿缺,长1.3~1.5mm,宽约1.5mm;花瓣无;雄蕊8,花丝长0.3~0.5mm;花盘明显;心皮2,子房1室,半下位,花柱长约0.4mm。种子多数,卵形,长约0.7mm,红棕色,有光泽。花、果期6~8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3400~3850m的林下湿地。产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分布新疆、陕西;尼泊尔、不丹等地也有。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本品除肾叶金腰外,尚有山溪金腰、单花金腰、蔽果金腰均入药,其区别检 索如下: 1.叶对生:雄蕊8;蒴果不裂,果瓣不等长--山溪金腰Chrysosplenium nepalenseD. Don 1.叶互生。 2.茎生叶通常1~2枚,肾形,浅裂,裂片椭圆形,具2~3圆齿,聚伞花序稀疏--肾叶全腰C.griffithii Hook.f.et Thoms. 2.茎生叶通常数枚,卵形至近圆形。 3.茎生叶卵圆形至近圆形,基部浅心形--单花金腰C. uniflorum Maxim. 3.茎下部叶片阔卵形,茎上部叶片披针形,无柄;萼片先端微凹;果瓣为萼片所蔽,不外露--蔽果主腰C. absconditicapsulum J.T.Pam
- 采收加工: 7~8月采集全草,拣净杂质,晾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本品皱缩。根纤细,10余条,淡黄色。茎细,圆柱形,深绿色,有细纵棱,断面不平整。叶片多破碎,完整叶肾形,具11~13浅裂,裂片圆形。花序聚伞状,花小,淡黄色;无花瓣,雄蕊8枚,子房卵圆形。气微,味微苦。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凉。
- 用法用量: 配方用,3~6g;或熬膏。
- 考证: 让钧多吉说:“亚吉玛缓泻赤巴病。”《形态比喻》记载:亚吉玛生长在险峻的石山,叶黄绿色略灰,圆形,状如莲座,簇生。味很苦,性凉,功效可引吐排泻或平息胆病。《概念释诠》记载:亚吉玛生长在石山、雪线附近,叶如金色的云彩,花似五宝装饰很美丽,味苦,性凉,为泻胆热之主药。据《晶珠本草》记载:亚吉玛分为五类,除花的颜色不同外,其他相同。花绿色与叶同色者,称为左毛;花白色者,称为欧吉;花黄色者;称为赛吉;花红色者,称为桑吉;花蓝色者,称为久吉。据查证亚吉玛的形态,生境分布与金腰草相符。 根据花的颜色分为五种,而与本属植物花的颜色,绿色、白色、黄色、紫色等相符。基于功效相同,故不再按花色分类名称分别起草,仍以“亚吉码”作本品之名。
- 制剂: /
- 选方: 方一:诃子150g,石榴120g,波棱瓜子70g,木香50g,苦荬菜70g,短管兔耳草60g,黑冰片100g,角茴香60g,獐牙菜100g,小檗皮60g,金腰草50g,唐古特乌头60g,红耳鼠兔粪膏50g。以上除红耳鼠兔粪膏外,共研细粉,过筛,以红耳鼠兔粪膏化水,泛丸如酸藤果大小。治胆热症,胃痛,恶心呕吐,口苦。一次4~5丸,一日2次。 方二:七味金腰草散:金腰草、红花、波棱瓜子、熊胆、獐牙菜、角茴香、乌奴龙胆。共研细末。是治胆热病的甘露。 方三:獐牙菜、苦荬菜、金腰草、臭蒿、麻花艽、爪虎耳草、紫红獐牙菜、田野卷耳、湿生萹蕾、“古日斗”。主治胆热病,如有黄疸,则加熊胆内服。 方四:二十五味金腰草散:金腰草、三叶碱毛茛、哇夏嘎、贯众、菥蓂子、唐古特乌头、马兜铃、波棱瓜子、苦荬菜、小檗皮、丝瓜子、诃子、毛诃子、余甘子、藏菖蒲、甘松、裂萼蔷薇、止泻木子、水柏枝、麻花艽、角茴香、大黄、獐牙菜、红耳鼠兔粪膏、熊胆、肉豆蔻。以上粉碎成细粉,用白糖调服。主治久治不愈的胆病。 方五:獐牙菜150g,金腰草50g,唐古特乌头100g,木乔50g,短管兔耳草100g,苦荬菜120g,角茴香100g,小檗皮100g,波棱瓜子40g。以上同研细粉,过筛。治胆病和肝病。一次2~3g,一日2次,中午、晚上各服1次。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