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

说明书

【饮片名称】

马兜铃《药性论》

汉语拼音
MaDouLing

拉丁名
ARISTOLOCHIAE FRUCTUS

异名
兜铃《新修本草》;
马兜零《蜀本草》;
马兜苓《珍珠囊》;
水马香果《江苏植物药材志》;
葫芦罐《东北药用植物志》;
臭铃铛《河北药材》;
蛇参果《四川中药志》。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 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 或马兜铃 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北、山东、陕西。秋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收,干燥。本品气特异,味微苦。以色黄绿、种子充实者为佳。生用、炒用或蜜炙用。

【药性】

性味
苦,微寒。

归经
归肺、大肠经。

【功效】

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

【临床应用】

1.肺热咳喘,痰中带血
本品味苦降泄,性寒清热,兼可化痰,故善降肺气、清痰火而止咳平喘,凡一切咳嗽痰喘属于肺热、燥热者皆可用之。治疗痰热壅肺,咳喘胸满,痰黄质稠,常与桑白皮葶苈子半夏同用,以泻肺平喘、化痰降逆;若肺热阴虚咳喘,痰少咽干口渴,常与麦冬天冬知母等同用,以清热养阴、润肺止咳;若虚火内炽,痰中带血,常与阿胶牛蒡子苦杏仁等同用,如补肺阿胶汤(《小儿药证直诀》)。
2.肠热痔血,痔疮肿痛
本品又能清泄大肠实热,用治大肠壅热所致的痔疮肿痛、出血,可单用本品煎汤内服,或熏洗患处,也可与槐角地榆等同用,熏洗局部,以消肿止痛,凉血止血

【用法用量】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1.内服:入丸、散。
2.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3.肺虚久咳蜜炙用,其余生用。

【药典剂量】

3~9g。

【注意事项】

1.本品含马兜铃酸,长期、大剂量服用可引起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儿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本品味苦而寒,内服过量,可致呕吐。虚寒喘咳及脾虚便泄者禁服。胃弱者慎服。

【妊娠及哺乳】

孕妇禁用。

【毒性】

1.服用马兜铃30~90g可引起机体中毒,临床表现为频繁恶心、呕吐、心烦、头晕、气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蛋白尿、血尿、肾衰竭、出血性下痢、知觉麻痹、嗜睡、瞳孔散大、呼吸困难。中毒主要原因是马兜铃所含的马兜铃酸是一种有肾毒性的化学成分;所含木兰花碱对神经节有阻断作用,并具有箭毒样作用。
2.避免中毒:首先应严格遵循药物剂量,不能连续用药,以免蓄积中毒。
3.中毒救治:①早期轻度症状如恶心、呕吐等,用蜜炙马兜铃后再入药,可免此弊。②较严重者,需对症处理,可洗胃、服浓茶或鞣酸等。肌肉注射维生素B1,一日2次,每次20mg,静脉注射25%葡萄糖溶液或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1000~1500ml。③出现麻痹或呼吸困难时,可用苯甲酸咖啡因,或尼可刹米樟脑磺酸等肌内注射。

【鉴别用药】

1.生马兜铃与蜜马兜铃
二者为马兜铃的不同炮制品种。生马兜铃味苦性微寒,具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能,可用于肺热咳嗽或喘逆,痔疮肿痛。肝阳上亢之头昏、头痛。蜜马兜铃能缓和苦寒之性,增强润肺止咳的功效;并可矫味,减少呕吐的副作用;多用于肺虚有热的咳嗽
2.马兜铃枇杷叶
二者均能清肺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可治肺热咳嗽气喘。但马兜铃清火热之力强,又能清大肠积热,故治肺热咳嗽痰喘者尤宜,兼治痔疮肿痛。枇杷叶降气止咳效果佳,又兼化痰作用,又善降逆止呕,故多用于胃热呕逆及烦热口渴。

【化学成分】

主要含马兜铃酸类成分:马兜铃酸A~E、7-甲基-8-羟基马兜铃酸等;生物碱类成分:木兰花碱、轮环藤酚碱等;挥发油:马兜铃烯、马兜铃酮等。

【药理作用】

马兜铃醇提物有镇咳、平喘和镇痛作用。马兜铃煎剂有一定的祛痰和抗炎作用。马兜铃素(主要成分为马兜铃酸A)对环磷酰胺60Co照射的动物低白模型有明显的升白作用。马兜铃中的木兰碱对动物有明显降压作用,马兜铃碱对动物肠管和子宫末梢血管有收缩作用。马兜铃酸在体外对多种细菌、真菌和酵母菌有抑制作用。

【附药】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51-52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2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22-626
4.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928-930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70-972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药典剂量

  • 注意事项

  • 妊娠及哺乳

  • 毒性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附药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