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子

说明书

【饮片名称】

葶苈子《神农本草经》

汉语拼音
Tinglizi

拉丁名
DESCURAINIAE SEMEN;
LEPIDII SEMEN

异名
大适、大室《神农本草经》;
丁历《名医别录》。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 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 或独行菜 Lepidium apetalum Willd. 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南葶苈子”,后者习称“北葶苈子”。主产于河北、辽宁、内蒙古、江西、安徽。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南葶苈子气微,味微辛、苦,略带黏性;北葶苈子味微辛辣,黏性较强。以粒充实、棕色者为佳。生用或炒用。

【性状】

1.南葶苈子  呈长圆形略扁,长约0.8~1.2mm,宽约0.5mm。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纵沟2条,其中1条较明显。一端钝圆,另端微凹或较平截,种脐类白色,位于凹入端或平截处。气微,味微辛、苦,略带黏性。
2.北葶苈子  呈扁卵形,长1~1.5mm,宽0.5~1mm。一端钝圆,另端尖而微凹,种脐位于凹入端。味微辛辣,黏性较强。

【药性】

性味
辛、苦,大寒。

归经
归肺、膀胱经。

【功效】

泻肺平喘,行水消肿。

【临床应用】

1.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
本品苦泄辛散,功专泻肺之实而下气定喘,尤善泻肺中水饮及痰火。治痰涎壅盛,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常配伍大枣,以缓制峻,如葶苈大枣泻肺汤(《匮要略》);还常与紫苏子苦杏仁桑白皮等同用,以增强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之效。若治肺痈,痰火壅肺,热毒壅盛,咳唾腥臭脓痰,常与桔梗金银花薏苡仁等同用。
2.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
本品能泻肺气之壅闭,而通调水道,行水消肿。治肺气壅闭,水饮停聚之水肿胀满,小便不利,可与牵牛子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以增强泄水退肿之效。治痰热结胸,饮停胸胁,常与苦杏仁大黄芒硝等同用,如大陷胸丸(《伤寒论》)。治湿热蕴阻之腹水肿满,常与防己、椒目、大黄等同用,如己椒苈黄丸(《匮要略》)。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3~10g,包煎。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1.内服:入丸、散。
2.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肺虚咳喘,脾虚肿满者慎服;不宜久服。

【鉴别用药】

葶苈子桑白皮
二药均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治疗肺热及肺中水气、痰饮咳喘、水肿等常相须为用。葶苈子力峻,重在泻肺中痰涎水气,邪盛喘满而不得卧者尤宜;因有较强的利水作用,又可治疗鼓胀、胸腹积水诸证。桑白皮甘寒,药性较缓,长于清肺热,降肺火,多用于肺热咳嗽、痰黄及皮肤水肿等症。

【化学成分】

主要含黄酮类成分: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槲皮素等;挥发油:芥子油,异硫氰酸苄酯等;脂肪酸类成分:亚油酸、亚麻酸等。还含生物碱等。《中国药典》规定南葶苈子含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C33H40O22)不得少于0.075%,饮片不得少于0.080%。

【药理作用】

葶苈子所含芥子苷是镇咳的有效成分,炒用可提高芥子苷含量,故镇咳效果更好。葶苈子中的葶苈苷、葶苈子水提液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心作用,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减慢,对衰弱的心脏可以增加心输出量,降低静脉压。葶苈苷对动物有利尿作用。此外,葶苈子尚具有降血脂、抗抑郁、抗血小板聚集、抗肿瘤及抗菌等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348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27-32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07-711
4.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889-891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77-979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性状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