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说明书

【饮片名称】

防己《神农本草经》

汉语拼音
Fangji

拉丁名
STEPHANIAE TETRANDRAE RADIX

异名
防己《儒门事亲》;
防己《本草原始》;
防己中药志》;
蟾蜍中药大辞典》;
长根不换(海南)。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 Stephania tetrandra S. Moore 的干燥根。习称“汉防己”。主产于浙江、江西、安徽、湖北。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晒至半干,切段,个大者再纵切,干燥,切厚片。本品气微,味苦。以粉性足、纤维少者为佳。生用。

【药性】

性味
苦,寒。

归经
归膀胱、肺经。

【功效】

祛风止痛,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

1.风湿痹痛
本品辛能行散,苦寒降泄,既能祛风除湿止痛,又能清热。对风湿痹证湿热偏盛,肢体酸重,关节红肿疼痛,及湿热身痛者,尤为要药,常与滑石薏苡仁蚕沙等配伍,如宣痹汤(《温病条辨》);若与麻黄肉桂威灵仙等同用,亦可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挛急者。
2.水肿,脚气肿痛,小便不利
本品苦寒降泄,能清热利水,善走下行而泄下焦膀胱湿热,尤宜于下肢水肿,小便不利者。常与黄芪白术甘草等配伍,用于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如防己黄芪汤(《匮要略》);若与茯苓黄芪桂枝等同用,可治一身悉肿,小便短少者,如防己茯苓汤(《匮要略》);与椒目、葶苈子大黄合用,又治湿热腹胀水肿,如己椒苈黄丸(《匮要略》)。治脚气足胫肿痛、重着、麻木,可与吴茱萸槟榔木瓜等同用;《本草切要》治脚气肿痛,则配伍木瓜牛膝桂枝等药。
3.湿疹疮毒
本品苦以燥湿,寒以清热,治湿疹疮毒,可与苦参金银花等配伍。
4.此外,本品有降血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5~10g。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内服:入丸、散。

【注意事项】

1.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素虚、阴虚体弱及无湿热者慎用。
2.近代发现服用剂量过大(30~100g),可发生中毒,出现呕吐、震颤、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加、四肢麻痹,可因呼吸抑制而惊厥死亡。动物实验亦证明,大剂量服用汉防己甲素对肝、肾和肾上腺等脏器有明显毒性和副作用。

【鉴别用药】

1.防己防风
两药名称相近,均能祛风湿、止痹痛,皆可用治风湿痹证。防己苦泄性寒,善走下行,外散风邪,内清湿热,以除湿为长,重在祛湿止痛,并能祛风清热,风湿热痹用之为佳;又苦寒降泄,善祛下焦湿肿,能利水消肿,用治水肿胀满,脚气浮肿;还有清泄湿热之功,用于下焦湿疹疮毒。防风辛散甘缓,性微温,重在辛散,以祛风为主,并能散寒胜湿,风寒湿痹用之为好;且其为治风之通用药,又能发表散寒,祛风止痒,息风止痉,用治风寒表证、风寒挟湿的表证、风疹瘙痒以及破伤风等。
2.防己秦艽
二者皆属祛风湿清热药,功能祛风湿,止痹痛,主治风湿热痹,肢体关节红肿热痛。防己祛风除湿止痛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利水消肿作用,也常用治风邪外袭,水湿内阻,发为头面身肿、小便不利的风水证;一身肌肤悉肿,小便短少的皮水证;湿热壅滞,腹胀水肿,脚气浮肿等证;防已苦寒性善下行,能除下焦湿热,故下焦湿疹疮毒用之亦效。秦艽祛风湿,止痹痛,舒筋络作用甚强,凡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无论新久上下,偏寒偏热,均可配伍应用;其质润,为“风药中之润剂”,祛风而不燥烈,又能退虚热,清湿热,也常用于中风手足不遂,阴虚发热,骨蒸潮热,湿热黄疸等。
3.防己木通
两者均为苦寒之品,善走下行,清热利水作用较强,故湿热蕴结之浮肿,小便不利及风湿痹病等均可应用。但防己既善于利水,又善于祛风,故水肿胀满,痰饮喘息以及风湿痹痛用之更好;木通善清心及小肠之火,又能通利血脉,故心与小肠火盛之口舌生疮,尿涩尿痛及血滞经闭等较为常用。

【化学成分】

主要含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轮环藤酚碱,防己碱,防己斯任碱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粉防己碱(C38H42N2O6)和防己诺林碱(C37H40N2O6)的总量不得少于1.6%,饮片不得少于1.4%。

【药理作用】

本品能明显增加排尿量。总碱及流浸膏或煎剂有镇痛作用。粉防己碱有抗炎作用;对心肌有保护作用,能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有显著降压作用,能对抗心律失常;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还能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凝血酶引起的血液凝固过程;对实验性矽肺有预防治疗作用;对子宫收缩有明显的松弛作用;低浓度的粉防己碱可使肠张力增加,节律性收缩加强,高浓度则降低张力减弱节律性收缩;有抗菌和抗阿米巴原虫的作用;可使正常大鼠血糖明显降低,血清胰岛素明显升高;有一定抗肿瘤作用;对免疫有抑制作用;有抗过敏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55-156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68-16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85-591
4.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79-483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498-501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