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
说明书
【饮片名称】
-
薏苡仁《神农本草经》汉语拼音Yiyiren拉丁名COICIS SEMEN异名
【药材图片】
【来源】
-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 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 Stapf 的干燥成熟种仁。主产于福建、河北、辽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和杂质,收集种仁。本品气微,味微甜。以粒大、饱满、色白者为佳。生用或炒用。
【药性】
-
性味甘、淡,凉。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效】
-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
【临床应用】
-
1.水肿,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本品淡渗甘补,既能利水消肿,又能健脾补中。常用于脾虚湿胜之水肿腹胀,小便不利,可与茯苓、白术、黄芪等药同用;治水肿喘急,《集验独行方》以之与郁李仁汁煮饭服食。治脚气浮肿,可与防己、木瓜、苍术同用。
2.脾虚泄泻
本品能渗除脾湿,健脾止泻,尤宜治脾虚湿盛之泄泻,常与人参、茯苓、白术等合用,如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
3.湿痹拘挛
本品渗湿除痹,能舒筋脉,缓和拘挛。常用治湿痹而筋脉挛急疼痛者,可与独活、防风、苍术等同用。若湿热痿证,两足麻木,痿软肿痛者,常与黄柏、苍术、牛膝同用,如四妙丸(《成方便读》)。本品药性偏凉,能清热而利湿,用治湿温初起或暑湿邪在气分,头痛恶寒,胸闷身重者,常配伍苦杏仁、白蔻仁、滑石等药,如三仁汤(《温病条辨》)。
4.肺痈,肠痈
本品清肺肠之热,排脓消痈。治疗肺痈胸痛,咳吐脓痰,常与苇茎、冬瓜仁、桃仁等同用,如苇茎汤(《千金方》);治肠痈,可与附子、败酱草、牡丹皮合用,如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
5.赘疣,癌肿
薏苡仁能解毒散结。临床亦可用于赘疣,癌肿。
【用法用量】
-
药典用法用量9~30g。其他用法用量参考内服:入丸、散,浸酒,煮粥,作羹。
【注意事项】
-
1.本品性质滑利,孕妇慎用。
2.脾虚无湿,大便燥结者慎服。
3.本品力缓,宜多服久服。
【妊娠及哺乳】
-
孕妇慎用。
【鉴别用药】
-
1.生薏苡仁与麸炒薏苡仁
二者均为薏苡仁的不同炮制品种,由于炮制方法不同,作用亦各有偏重。生薏苡仁性偏寒凉,长于利水渗湿,清热排脓,除痹,解毒散结;尤适用于脚气水肿、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肠痈、肺痈、赘疣,癌肿等;用于水肿,因其利湿作用弱,宜于轻症。麸炒薏苡仁性偏平和,长于健脾止泻,多常用于脾虚有湿的泄泻。薏苡仁临床生用为主,对于湿热所致下肢痹证,生品尤为适宜。炒制多用于健脾;因作用较弱,用量宜大。
2.薏苡仁与茯苓
两者都能健脾利湿,且均归脾经,对于脾虚湿盛之证,常相须应用。但薏苡仁作用缓和,需要大量应用才见其效;薏苡仁入肺胃经,性寒能除痹,排脓,解毒散结;对于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为常用。而茯苓性平和缓,为利水渗湿之要药,其利水渗湿、健脾之力较薏苡仁为强;对于水肿,无论寒热虚实,均可配伍使用。取其利水健脾之功,常用治痰饮病眩晕、心悸、咳嗽等,为治痰饮病之要药;又有宁心安神作用,常用治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参考文献】
饮片名称
药材图片
来源
药性
功效
临床应用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妊娠及哺乳
鉴别用药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