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

  • 音译名: 麻巴闷烘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冬瓜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麻巴闷烘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叶、果实、果皮。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清火解毒,利水消肿,化痰止咳
  • 主治: 主治“拢泵,接短短嘎”(水肿,腹痛腹胀),“冒开亚毫,多温多约”(不思饮食,体弱多病)。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Benincasa hispida(Thunb.) Cogn.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冬瓜 Benincasa hispida(Thunb.)Cogn. 一年生蔓生草本。茎被黄褐色硬毛和长柔毛,有棱沟,卷须2~3歧。叶柄长5~20cm,被毛;叶片肾状圆形,宽15~30cm,5~7浅裂至中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边缘有锯齿,基部深心形,两面生有硬毛。花雌雄同株,单生于叶腋;雄花梗长5~15cm,雌花硬极短,被黄褐色硬毛和长桑毛,花梗基部常有1苞片;萼筒宽钟形,密生毛,裂片反折;花冠黄色,辐射状,直径6~10cm,裂片宽倒卵形;雄蕊3,离生;子房卵形或圆筒形,密生黄褐色硬毛,柱头3。果实肉质肥厚,长圆柱状或近球形,长30~60cm,径10~25cm。种子卵形,多数,白色或淡黄色,扁而有边缘,长约1.2cm。花果期5~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果实成熟时摘取备用。(傣医多用野生品种,果实小,味较苦。)叶多随采随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微甘,气清香,性凉。入风、水塔。
  • 用法用量: 内服:鲜叶压汁服,20~30ml;果实15~30g,煎汤;果皮3~5g,研粉。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拢泵,接短短嘎”冬瓜20g,黑种草子10g。煎汤内服。(勐腊县傣医波儿验方) 2.治“冒开亚毫,多温多约”冬瓜皮100g,树800g。研粉混匀,用白糖水,送服药粉,每次5~10g。(勐腊县傣医波溜燕验方)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冬瓜每500g含蛋白质1.5g,糖8g,粗纤维15g,灰分1.1g,72g,磷45g,1.1g,胡萝卜素0.04mg,硫胺素(thiamine)0.04mg,核黄素(riboflavine)0.08mg,烟酸(nicotinic acid)1.1mg,维生素C(vitamine C)61mg[1]。 冬瓜于含油14%,其中三酰甘油(triglyceride)72%~96%[2],主要有脂肪酸和十八碳二烯酸(octadecadienoic acid),十八碳三烯酸(octadecatrienoic acid)等。又含磷脂酸胆碱(PhosPhatidyl choline),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神经鞘磷脂(sphingomyelin),脑苷脂(cerebroside)等磷脂类化合物;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3],24-乙基-7,25一胆甾二烯醇(24-ethylchol-esta7,25-dienol)等胆甾烯酸类化合物[4]。此外,还含黏霉烯醇(glutinol),西米杜鹃醇(simiarenol)[5],多种氨基酸[6]。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