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耳草

  • 音译名: 洪林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兔耳草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洪林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玄参科植物短筒兔耳草(短管兔耳草)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
  • 出处: /
  • 功效: 清热,凉血。
  • 主治: 脏腑热病、骚热病、血热病、赤巴病、疮疖肿毒、肠绞痛、炭疽。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1.Lagotis brevituba Maxilm.;2.Lagotis clarkei Hook.f.;3.Lagotis macrosiphon Tsoong et H.P.Yang;4. Lagotis ramalana Batalin.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1.短筒兔耳草(短管兔耳草):多年生矮小草本,高5~17cm。根状茎斜生,粗短,多节,节上生出多数条状侧根,长可达12cm。茎1~3条紫红色,直立或斜升,较叶长。基生叶近丛生,具长柄,呈紫红色,柄长2~5cm,略扁平,有窄翅;叶片椭圆形、近圆形或卵形,质地较厚,长1.8~5cm,顶端钝或圆形,基部宽楔形至心形,边缘有深浅多变的圆齿,少近于全缘;茎生叶较小,着生于花序基部,无柄,卵形,全缘。穗状花序头状至矩圆形,长约2~3cm;花稠密,结果时果序伸长达5.5cm,苞片常与花冠筒等长,边缘略透明,近圆形或有小凸头并常微凹;花萼呈大型苞片状,上部的与苞片等长或稍短,萼裂片卵圆形,被缘毛;花冠浅蓝色或白色带紫红色,长约8~13mm,花冠筒伸直或弯曲,与唇部近等长或稍短;上唇不分裂,长圆形,全缘或浅凹,下唇较上唇长,2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雄蕊2枚,花丝极短,花药肾形,蓝灰色;子房卵形,花柱短,柱头头状。核果长卵圆形,长约5mm,黑褐色。花果期6~9月。 2.大萼兔耳草:多年生草本,高10~20(~28)cm。根状茎粗壮,平展或垂直向下,直径达15mm,根多数簇生,线形,细长,根颈无鳞片。茎1~2(~3)条粗壮,蜿蜓状上升。基生叶多数,莲座状,柄长3~6(~8)cm,缘有翅,基部稍扩大,叶片卵状长圆形,平时近革质,长4~7(~9)cm,端圆钝或有锐头,基部楔形至圆形,边缘具不整齐的锯齿;茎生叶多数,无柄,卵形,生于花序附近;长2~3cm,边全缘或稍有锯齿。穗状花序伸长,长达10cm,较茎细柔,上部的花稍稠密;苞片叶状;花萼佛焰苞状,大而膜质,花序上部的花萼较苞片长至1倍,后方浅裂;有短缘毛;花冠长约6mm,约与苞片等长,较花萼短1/3~1/2,花管稍弯曲,近以唇部等长,上唇圆卵形,全缘,下唇3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花丝极短,花柱细长,长于花管或伸出于花外,柱头2裂。花期7~9月。 3.大筒兔耳草:多年生草本,高10~15cm。根状茎倾斜向下,伸长达7cm以上,肉质,线状侧根长达15cm,有少数须根。茎1~5条,稍超过叶长,粗壮。叶基出者多数,柄粗壮略扁,长4~10cm,基部宽达8mm,边质薄,窄翅状,叶片宽卵圆形,长3~4.5cm,顶端钝,基部宽楔形至截形,边缘具纯齿;茎生叶2~4片,生于茎端,有短柄或近于无柄,与基出叶相似但较少,长约25cm,穗状花序顶生,长约2.5~6cm,花稠密;苞片宽卵形,较花管短,边缘或上部有锯齿;萼佛焰苞状,膜质透明,顶端稍裂开,边缘有啮蚀状小齿;花冠长1~1.2cm,白色或紫色,花管长约为唇部的2~3倍,粗大,在中部稍弓曲,上唇卵状矩圆形,宽约2mm,顶端全缘或啮蚀状至浅2裂,下唇2裂,裂片卵形,花丝长不及1mm,花药肾形,花柱近达于花管口,柱头2裂。花期6~7月。 4.圆穗兔耳草:多年生矮小草本,高5~8cm,根状茎横走,长达5cm;很多数,条形,肉质,长可达15cm以上。叶3~6片,全部基生;叶柄长1~3(~5Cm,扁平,翅宽,基部鞘状扩张;叶片卵形,与叶柄近等长,先端圆钝,基部宽楔形,边缘具圆齿。花葶通常二至数条,直立或斜卧,较叶长,或偶短于叶;穗状花序卵球状,长约1.5~2cm;苞片倒卵形至匙形,下部的长约8mm,纸质;萼片2,分生,披针形,薄膜质,边缘有细缘毛,比花冠短2.5倍,花冠蓝紫色,长约6~7mm,花冠筒伸直,比唇部长约1倍,长唇卵形至长圆形,宽1.5~2mm,先端微凹或平截,下唇2裂,裂片长椭圆形;雄蕊2,伸出花冠外;花柱较花冠稍短,柱头小,头状。蒴果椭圆形,长约7mm,含种子1颗。 花果期5~8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1.短筒兔耳草(短管兔耳草):野生于海拔3500~4800m的高山阴坡碎石地带。 2.大萼兔耳草:生于海拔4600~5300m的高山灌木隙地、草甸、山坡石砾草地及流石坡草滩。 3.大筒兔耳草:生于海拔4600~4750m的山坡流石滩、山顶沙地、石堆旁。 4.圆穗兔耳草: 生于海拔4000~5300m的高山草地。1.短筒兔耳草(短管兔耳草):产于西藏、青海、甘肃南部及四川。 2.大萼兔耳草:产于西藏;尼泊尔,锡金也有分布。 3.大筒兔耳草:产于西藏。 4.圆穗兔耳草: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省区。不丹也有。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玄参兔耳草属多种(Lagotis spp.)均生长于海拔3000m以上高山碎石地带。在西藏、青海、甘肃等省区,本品为藏药洪林的主要原植物。各地藏医则大多使用当地所产的同属植物。
  • 采收加工: 开花盛期采挖,去净枯叶,杂质,洗净泥土,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全草长5~15cm。根茎圆柱形,略弯曲,节间紧密,形似蚕。表面灰褐色或淡紫褐色,质脆,易折断,断面棕褐色或灰黄色,有3~4个白点排成环(维管束)。上端有芽,包被有数层黑褐色鳞片,微具光泽,根茎周围和下端有数10条细长的根,圆柱形,略扭曲,表面淡黄褐色或灰褐色,有纵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有的根茎上有叶1~2片,多皱缩,润展后,完整者呈圆形或卵圆形,先端钝圆,中部边缘具圆齿,基部宽楔状。花序穗状。核果长卵圆形。气微,味微苦。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1.短管兔耳草根横切面:表皮细胞一层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棕色稍增厚,下表皮细胞1层,类方形,排列较整齐。皮层宽阔,细胞类圆形,细胞间隙明显。内皮层细胞1列,切线向延长,凯氏点明显可见。中柱鞘细胞1列,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薄壁细胞小,形状不规则,排列紧密,本质部由导管及木薄壁细胞组成。 2.短管免耳草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层,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切向延长,外壁稍厚,下皮细胞1~2层,类长方形,切向延长,外侧壁三面增厚,浅黄棕色,皮层宽广,细胞类圆形,壁稍厚。胞腔内含颗粒状物质,细胞间隙明显,内皮层细胞1列,切面延长,凯氏点明显可见,中柱鞘细胞1层,细胞类长圆形,含棕色物质。维管束外韧型断续排列成环,韧皮部狭窄,细胞较小,壁稍厚;木质部的宽度约为韧皮部的3倍,导管多径向排列成行。可见木部薄壁细胞。形成层不明显。中心具髓,细胞类圆形,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 3.短管兔耳草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1列,长方形、方形,壁较厚,内含棕色色素,外被角质层,下表皮细胞呈长方形,稍扁,外被角质层,可见腺毛,腺头2个细胞,柄单细胞。偶见气孔。栅状组织4~5列,细胞呈类长柱形,海绵组织薄壁细胞呈不规则型,可见气室。主脉明显向上凸出,上表皮及下表皮细胞方形、长方形,壁稍厚,外壁角质层,上下方约有十余层细胞,类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有较多细胞间隙,主脉维管束1~2个,外韧型,上下方都有维管束;木质部新月形,导管呈放射状排列。 粉末鉴别:短管兔耳草粉末:红棕色。地上部分置紫外灯下观察显淡蓝色荧光。根的表皮细胞表面观,细胞长方形,胞壁波状弯曲,间隔有类圆形的细胞,内含浅黄棕色物。淀粉粒众多,单粒,球形,偶见盔帽形,脐点不明显,有的呈点状,直径3~7μm,复粒由2~3(~6)粒组成,薄壁细胞圆形或类圆形,直径40~70μm,内含浅棕色类圆形核状物。叶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偶见2个细胞头的腺毛。导管多为网纹、螺纹。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取本品粗粉2.5g,加乙醇20ml,回流1小时,滤过,取滤液3ml,加粉少量,盐酸数滴,水浴加热呈红色。另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微干,喷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灯下观察,显亮黄色荧光。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苦,寒。
  • 用法用量: 多配方用,每次9~12g。
  • 考证: 《晶珠本草》记载:洪林凉血,除烦热、脏腑之热,《味气铁鬘》记载:洪林性凉、糙,泻内腔诸病。《如意宝树》记载:洪林退高烧。《自然之底》记载:洪林清血热。本品又名都孜嘎贝达、玛毛嘎拉、夏千苏合巴、叉得尔茂、布泽西、亚如合玛、朶布司隆。共分四种。质佳的两种,为产自上部高原地区旱生草类的根,红紫色,状如腐朽,质疏松如板兰,二品味非常苦。 质次的两种,西藏和康木地到处均产,分雌雄两种。雄洪林生长在高寒石山。《图鉴》中说:“洪林生产在高寒石山。叶厚、紫色,油润。花紫色,状如野牛耳。根被毛,状如松鸡粪。雌洪林生长在草山坡,”《图谱》中说:“雌洪林生长在沼泽地和山坡。叶厚,有皱纹。花白色,状如狼尾巴,根如松鸡粪,枝被很多长毛。味苦,性凉,功效清血热、赤巴高热。”《如意宝树》中说:“洪林生长在沼泽地和草山坡,治肠绞痛、刺痛、炭疽,清热解毒,化性平,诸药之中为臣药。”《概念释诠》中说:“高寒石山生洪林,铜身玉叶玛瑙花,根为仙露,清疮热,续筋,清血、赤巴烦热。
  • 制剂: /
  • 选方: 洪林200g,石灰华、蒂达、红花、哇夏嘎各150g,白糖40g。共研细粉,再加入牛黄粉20g混匀。治急、慢性肝炎,血热症、五脏热症,月经不调。一次2~3g,一天2~3次。
  • 注意事项: 毒性:腹腔注射短管兔耳草水提物,大鼠LD(50)为15.7g(生药)/kg(体重),小鼠LD(50)为38.2g/kg。大鼠10只,按25g(生药)/kg(体重)灌胃短管兔耳草水提物,观察一周,动物无一死亡。家免两只,按30g(生药)/kg(体重)腹腔注射短管兔耳草水提物,除动物呈镇静状态外,余未见其他异常。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短管兔耳草的药理作用如下: 1.抗炎作用:①对大鼠血清性关节肿有预防作用。实验组大鼠按0.5ml/100g体重腹腔注射短管兔耳草水提物(1ml≈lg生药,下同),连续给药3天,对大鼠血清性关节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01)。 ②对大鼠头部急性充血性水肿有抑制作用。盐水对照组平均肿胀度为4.83ml/只,实验组则为0.54ml/只,P<0.05。显示药物对大鼠头部急性充血性水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③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预防作用。实验组按10ml/kg体重灌胃短管兔耳草水提物,1小时后,于大鼠右后足跖部腱膜下注射2.5%甲醛1ml致炎,致炎后,于1、3、5、24、48、72小时分别以自制窄带尺测量右踝关节的圆周,以左后足作对照。结果表明,短管兔耳草水提物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④对大鼠气囊性肉芽肿有治疗作 用。短管兔耳草水提物的作用与氢化可的松相似,对大鼠气囊性肉芽肿之囊壁的增生及渗出液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⑤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有影响。短管兔耳草水提物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生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与氢化可的松相似。 ⑥能增强组织胺引起的家兔毛细血管通透性。短管兔耳草水捉物具有显著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2.对大鼠胃溃疡的治疗作用:用浓冰醋酸直接涂抹于大鼠胃壁,诱发慢性实验性溃疡。以溃疡面积和溃疡容积为指标,观察短管兔耳草水提物对溃疡愈合的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表明短管兔耳草水提物对大鼠慢性胃溃疡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较胃膜素对照组的疗效为优。 3.镇静作用:①影响小鼠外观行为。实验组在给药后10min自发活动开始减少,20min后倦伏一处,闭目休息,仅个别动物略有活动,而对照组的活动则未见减少。②短管兔耳草水提物对小鼠戊巴比妥睡眠时间有影响。结果显示,短管兔耳草水提物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的睡眠时间,说明药物对小鼠有较好的镇静作用。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