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子

  • 音译名: 色米孜 欧提 欧如合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马齿苋子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色米孜 欧提 欧如合
  • 民族药名出处: 《拜地依药书》
  • 药材来源: 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的干燥种子。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生湿生寒,清热止痛,退烧消炎,解渴肥体,凉血止血,通利小便。
  • 主治: 主治干热性或胆液质性疾病,如热性肝痛、胃痛、头痛,尿痛,脑膜炎、发热、发烧、体瘦口渴,出血、血痢、月经过多,小便不通等。 1.《拜地依药书》:“清热消炎,消除伤寒,生寒止咳,清胃止痛等。治热性肝炎,急性伤寒,热性咳嗽,胃脘烧痛等。” 2.《药物之园》:“生寒止痛,止泻止痢,消炎止痒等。治肛门烧痛,腹泻痢疾,烧伤,外伤,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ortulaca oleracea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参见“马齿苋”条。附:马齿苋 Portulaca oleracea L. 一年生肉质草本,全株光滑无毛,高20~30cm。茎圆柱形,平卧或斜向上;由基部分歧四散,向阳面常带淡褐红色或紫色。叶互生或对生,叶柄极短,叶片肥厚肉质,倒卵形或匙形,长1~3cm,宽5~14mm,先端钝圆,有时微缺,基部阔楔形,全绿,上面深绿色,下面暗红色。花两性,较小,黄色,通常3~5朵,丛生枝项或叶腋;总值片4~5枚,三角状卵形;萼片2,对生,卵形,基部与子房联合;花瓣5,倒心形,先端微凹;雄蕊8~12,药黄色;雌蕊1,子房半下位,1室,花柱顶端4~6裂,形成线状柱头。蒴果短圆锥形,棕色,盖裂。种子多数,黑褐色,表面具细点。花期6~9月,果期6~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国内外各地均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方糖代。
  • 采收加工: 夏、秋手果实成熟时采收全株晒干,抖动后收集落下来的种子,除去杂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种子扁圆形或逗点形,直径0.7~1.1mm,厚度0.4mm。表面黑色或棕黑色,稍有光泽。解剖镜下可见表面密布排列整齐的颗粒状突起。种子腹侧中下部微凹,有一灰白色种脐;胚乳白色,半透明。胚白色,子叶2枚。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浅棕红色。种子表皮细胞浅棕色,直径30~75μm,壁厚,内含排列整齐的颗粒状突起;种子下皮细胞浅棕红色,含棕色不规则多角形细胞,间隙较大;黏液质块多见,单个散在或2~5个联合,直径120~150μm,单层或双层,内含点状黏液质颗粒,直径80~150μm;导管梯纹,少见,直径15~25μm;石细胞直径10~30μm,类圆形、多角形或圆三角形;草酸钙簇晶散在,直径10~25μm;油滴众多,黄色,圆形,大小不一,散在或数个聚合;淀粉粒单粒,层纹不清,脐点点状或人字形;胚乳细胞壁薄,无细胞间隙,内含黄色块。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二级湿,三级寒。 《拜地依药书》:“四级湿寒。”
  • 用法用量: 内服:3~5g。外用:适量。可入散剂、汤剂、蜜膏、小丸、片剂、敷剂等制剂。
  • 考证: 《药物之园》载:“马齿苋子,是马齿苋的种子;原植物平卧或斜向上,红淡褐红色或紫色,茎圆柱形,叶片肥厚肉质,小匙形,光滑,花白色,种子多数,黑褐色;全株具有生瓜气味。”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马齿苋子一致。
  • 制剂: 苏福非 胡日排 散剂 马齿苋子、黄瓜子、葫芦子、罂粟子淀粉、西黄芪胶、甘草膏各9g,天仙子6g,方糖150g。研成细粉,过罗即可。功能通利小便,消炎止痛等。主治小便不利,排尿烧痛等。(《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方剂部分)
  • 选方: /
  • 注意事项: 用量过多,可引起视力减弱,矫正药为芹菜薄荷藿香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马齿苋种子中含有生物碱,脂肪油,糖类及淀粉等[1]。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维吾尔药材标准(上册).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3.40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