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驼

  • 音译名: 阿芒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双峰驼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阿芒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乳汁、肉、毛、骨。
  • 出处: /
  • 功效: /
  • 主治: 驼乳:治培根引起之腹胀、虫病、水肿、肛门疾病。 驼肉:治精神病。 驼毛:烧灰外涂治疡疮脓水浸淫。 驼骨:治尿闭。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amelus bactianus Linnaeus.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躯体庞大,重300kg左右,高约2m,头较小,头顶有冠毛;吻部钝圆,上唇分裂如兔。耳短小;目亦小。鼻能开闭。颈长,弯曲似鹅颈,背腹面有垂挂的鬣毛。背有2个肉峰。四肢细长,膝部和肘部有坚硬的厚皮,称为胼胝体。足大如盘,跖掌下有宽厚的肉垫,适于沙中行走。尾较短毛少。雄性生殖器官弯转向后。驼毛棕色或灰棕色。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野驼栖于荒漠中的灌丛地带,肉峰矮小,毛短,四肢较长,掌狭;随季节性迁移。现大多为饲养。双峰驼耐粗食,多以盐碱性的沙生灌木、半灌木为食。嗅觉灵敏,能辨察闻知遥远处的水源、水草绿洲,有极强的耐渴耐饥性,有“沙漠之舟”美称。分布于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及华北、西北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挤取乳汁鲜用或发酵后入药;取肉鲜用或晾干;将骨晒干,研细,或烧成炭,研末入药。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驼乳:味咸,性温、微糙、轻。 驼肉:味甘,性温。
  •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3~6g。
  • 考证: 据《晶珠本草》记述:产后即死亡的驼羔肉,有生肌之效。驼骨可治小便不通。驼乳微糙而温,大咸而轻,可治龙病、培根引起的腹胀,并能治虫病、水肿及肛门疾患。《藏医药选编》记有:麝香、硫黄共研,湿驼粪拌和,撒于帐房四周,蛇不敢近。
  • 制剂: /
  • 选方: 方一:服食猪肉炭、公鸡头、驼羔肉、犏牛乳酸酪和酪浆,对隔膜中箭者有益。 方二:骆驼毛烧烟熏鼻,或烧灰入鼻,可止鼻血。(民间用方)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