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海带的概览。海带又名海代,归类于维吾尔药,为眼子菜种植物大叶藻的全草,可生湿生寒,收敛止血,消炎退肿,清热止痛,软坚散结,清胆止泻。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海带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海代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Zostera marina Linn.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 多年生沉水草本。根茎横卧,白色肥厚;茎在基部有分枝,扁平,淡栗色。叶绿色,线状,长达50cm以上,宽约6mm,质柔软;托叶膜质,狭长。花序肉穗状,生于篦状苞内;花小,雌雄花交叉排列成两行,无花被,裸出;子房卵状长圆形,先端有凿形花柱,柱头二裂,刚毛状。花期4~5月。果期5~6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中。我国主产于辽宁、山东沿海。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大山、戈壁荒漠中大潮之海藻代。
- 采收加工: 春、夏、秋季皆可采收,除去杂质,用淡水洗净,阻于。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全草呈细长带状,全缘,常皱缩或卷曲,多碎断,直径2~8mm,薄如纸,表面棕绿色至棕色,上有类白色盐霜。质脆如纸,折断面有细毛样纤维、臭微弱,味咸。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二级湿寒。 《拜地依药书》:“干热。”
- 用法用量: 内服:5~6g。外用:适量。可人汤剂、糖浆剂、蜜膏、小丸、散剂、敷剂等制剂。
- 考证: 《拜地依药书》载:“海带,是一种水中海底植物;根横卧,茎在底部有分枝,扁平,叶皮带状,长1~2尺,宽约一指,质软。”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海带一致。
- 制剂: 买朱尼 托乎鲁比 蜜膏 海带、葡萄干各30g,芦荟6g,海螵蛸、珊瑚根、白胡椒、甘草味胶、附子各3 g,蜂蜜300ml。葡萄干和其他药物分别研成细粉,并分别过罗,先下葡萄干粉,再下其余药粉与炼蜜制成蜜膏即可。功能软坚散结,消炎退肿。主治各种腺体肿大,大脖子病等。内服,每日2次,每次6g,用开水送下。(《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方剂部分)
- 选方: 1.治各种出血 取适量海带,研成细粉,过罗,与适量大麦粉,制成敷剂,敷于出血处。 2.治红色风疹块,热性炎肿,伤寒发热,小关节疼痛,小儿肾病 取适量海带,研成细粉,过罗,制成敷剂,敷于患处。 3.治筋肌硬僵,腺体肿大,大脖子病 取适量海带,用适量橄榄油,煎汤煮熟,食用适量。 4.治脾脏肿大 取适量海带、荜茇,研成细粉,过罗,用凉开水制成小丸,内服适量。 5.治胆液质性腹泻 取适量海带,研成细粉,过罗,制成散剂,用开水冲服。(1~5方出自《拜地依药书》)
- 注意事项: 服用过多,对湿寒性或黏液质性气质者有害,矫正药为冰糖。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干大叶藻含水分28.5%,灰分17%,粗纤维21.2%,氮0.71%,蛋白质4.81%,脂肪1.2%,戊聚糖8.82%。又含大叶藻素(zosterin),内有半乳精醛酸(galacturonic acid),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α-甲基木糖(α-methyl-D-xylose)和洋芫荽糖(aniose)。尚含鞣质,维生素B2等。含碘量不及海藻[1]。
- 药理作用: 用乙醚从海带(大叶藻)中提出的一种成分,对结核菌有抑制作用[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929 药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