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舌草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牛舌草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高孜万
  • 民族药名出处: 《注医典》
  • 药材来源: 为紫草科植物意大利牛舌草或琉璃苣的地上部分。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生湿生热,调节异常黑胆质,生湿补脑,祛寒补心,爽心悦志,润燥消炎,止咳平喘
  • 主治: 主治干寒性或黑肥质性疾病,如平性脑虚,寒性心虚、心悸,抑郁症,干性脑膜炎肺炎及结核疾病,寒性咳嗽感冒、气喘等。 1.《注医典》:“宽胸强心,消除恐惧;治热性心悸、恐惧症、忧郁症、咳嗽等。” 2.《拜地依药书》:“消除溃疡,润肺止咳;治小儿口腔溃疡,咳嗽胸痛等。” 3.《药物之园》:“生湿消炎,除狂安神,消除黄疸,溶石排石;治脑膜炎,癫狂,肾结石,膀胱结石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nchusa italica Retz.;Borage oficinales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1.意大利牛舌草 Anchusa italica Retz.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今株具尖刺和糙毛。根粗壮,多分枝。茎直立有棱,通常伸展.呈圆锥状分枝,被疏黄色长糙毛。基生叶长10~30cm,宽5~6cm,长椭圆形,基部渐狭,被疏短尖硬的毛;茎叶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中部和上部叶无柄,具尖刺和糙毛。圆锥状花序,少叶,少数花序呈疏松的螺旋状聚伞形,花初期伸展,仅下部花具小苞片,花梗具糙毛,在果期可达0.5~1cm,甚至1.5cm;花萼长7~10mm,几呈管状,裂至近基部,呈狭线形,果期为披外形,具糙毛,基部具白尖刺,并可达15(18)mm;花冠大,深蓝色,茼部比萼长,冠檐直径10~15mm微二唇形,具伸出的白长毛,先端具卵状半圆形裂片5;雄蕊5,插生于花冠上,背着药,狭卵形;花柱由萼伸出。坚果长5~9mm,三角状卵形,腹面有明显隆起,侧面有大而深的皱褶,无喙,灰棕色至黄棕色,常1~3枚,稀见4枚者。(图1) 2.琉璃苣 Borage officinales 1. 一年生草本,高50~90cm全株有糙毛。叶片长椭圆形或卵形,长5~15cm,宽2~8cm,全缘或微波状。花有柄,花冠管喉部的鳞片顶端微凹,花药顶端有小尖头,背面有细条状附属物。小坚果长圆形,表面有乳头状突起。花期7月。(图2)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1.意大利牛舌草 Anchusa italica Retz. 国外分布于伊朗、前苏联等国及欧洲等地;此种药材多由巴基斯坦进口。 2.琉璃苣 Borage officinales 1. 我国上海、南京等地有栽培,国外欧洲、北非均有分有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枸橼皮代。
  • 采收加工: 盛花期割下全草,摘下花,晒干。花和全草分别贮于干燥处。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茎多断折,长短不一,具棱,有纵皱纹,表面淡绿色,具白硬刺和刺落后凸起的白色斑点,质坚脆,断面黄白色,多中空,气微,味淡。叶多破碎,卷曲或皱缩,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淡黄绿色微灰白,上下表面均具众多的白色尖硬刺,及刺落后的白色斑痕,栖三棱形,多扭曲,上具白刺和斑点,叶脉两边多向上表面趋卷。叶面湿润展开后,先端钝圆,叶片加厚,全缘,形似牛舌。气微芳香,味淡,具黏液性。花萼多已脱落,花冠大,干燥花长19~32mm,呈管状,深蓝色,微具2唇形;展开后,冠檐具5个钝圆的裂片,其中有2裂片较其他裂片明显增大。花的内表面常有许多细长的白柔毛,雄蕊5,2枚长,2枚居中等,1枚最短,贴生于花冠基部,花药背部着生,子房下位,花柱细长,柱头2裂,气微芳香,味微甘酸。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切线延长,外被角质层,并可见单细胞非腺毛和气孔。上下均有2层栅栏细胞,其栅栏次层细胞较短,海绵组织为薄壁细胞,整个叶片组织中充满大量的黏液质,主脉维管束双韧型,5~7个,其中1个较大。 粉末特征:呈黄绿色。单细胞非腺毛众多,长150~1000μm。气孔不定式,长径40~60μm,短25~40μm;表皮细胞中有不溶于酸而溶于有机溶剂的棒状淡黄色物;淀粉粒呈类圆形,直径在6μm之内,脐点不明显;黏液质众多,导管多为螺纹,具缘孔纹少见网纹。直径达80μm。在花中的螺纹导管直径9~12μm,花粉粒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直径约20μm,具3沟,稀见有腺毛。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湿热,味微甘酸。 1.《注医典》:“微热,近似于平;一级末湿。有人认为二级末湿,但是,这一观点不符合实际。” 2.《拜地依药书》:“湿热,有人认为近似于平;又有人认为微寒,一级末湿;又有人认为三级湿寒。”
  • 用法用量: 内服5~6g。外用:适量。本品可入蒸露剂、汤剂、糖浆剂、糖膏剂、敷剂、散剂等制剂。
  • 考证: 《注医典》载:“与‘买日维’相似的植物,全株有刺,被铜黄色毛,叶宽,表面具点状突起。”《白色宫殿》载:“是一种叶宽,表面具点状突起,粗糙的植物。”《拜地依药书》载:“是‘开努且’类植物的一种,叶厚,表面具有点状刺毛。’《药物之园》载:“全株具尖刺和糙毛,具如刺样白点,叶与牛舌相似,铺于地面,春季生,新鲜时色蓝黄,后变为暗色;花色为青金石色,形状与石榴花相似,但比它小,稍长。”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植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牛舌草一致。
  • 制剂: 1.艾热克 高孜班 蒸露 牛舌草1000g,水6L。将干净的牛舌草倒入蒸馏器中,用文火加热,提取蒸露即可。性热。功能营养神经、补脑安神、强心益肝、止咳平喘、消炎止血等;主治各种神经性疾病,如癫癎、忧郁症、神经衰弱、脑虚烦躁、心悸心慌、肝脏虚弱、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肺病咳血等。内服,每日3次,每次 20~50ml。(《阿日甫验方》) 2.合米日 高孜班 糖膏 牛舌草芫荽子、蚕茧、矢车菊、紫苏子、白檀香(锉粉)、丁香罗勒各9g,龙涎香1.5g,煅烧珍珠麝香各0.75g,冰糖360g。除麝香龙涎香珍珠之外的药物均粗研,在1L水中浸泡一昼夜,煎至剩1/3时加入冰糖,熬成黏糖状,待黏糖浆凉后,麝香等研成细粉撒入黏糖浆中搅匀制成糖膏即可。性湿寒。功能补脑、强心、安神等。主治干热性大脑及心脏疾病,如:干热性神经衰弱、心悸、癫癎、昏迷等。饭后内服,每日2次,每次1.5g。(《阿日甫验方》) 3.谢日比提 高孜班 糖浆 牛舌草30g,蜜蜂花15g,玫瑰花、白檀香甘松松萝各9g,藏红花3g,樟脑2g,麝香1.5g,砂糖280g。除了藏红花樟脑麝香之外的药物均粗研,浸于600ml水及玫瑰花露中,放置一昼夜,煎至剩一半时过滤出药渣,加人砂糖,熬成糖浆,再加入藏红花等制成糖浆即可。功能强心补脑,除慌安心,消除恶心等。主治心慌恶心,心烦不安,心律不齐等。内服,每日1次,每次30ml。(《医学之目的》)
  • 选方: 1.治热性恐惧症、抑郁症 取适量牛舌草,煎汤,与适量葡萄酒同服。 2.治热性心悸 取适量牛舌草,煎汤,与适量赤石脂同服。 3.治热性咳嗽 取适量牛舌草蜂蜜水和砂糖,煎汤内服。(1~3方出自《注医典》) 4.治小儿口腔溃疡 取适量牛舌草干品,炒焦,研成细粉,撒在溃疡处。 5.治咳嗽胸痛 取适量牛舌草冰糖,煎汤内服。(4、5方出自《拜地依药书》) 6.治脑膜炎,癫狂,肾结石,膀胱结石 取适量牛舌草,与相关药物煎汤内服。(《药物之园》)
  • 注意事项: 本品对脾有害,矫正药为白檀香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本品全草经预试有皂苷,黄酮类,氨基酸,挥发油,黏液质,糖类和微量生物碱反应[1]。
  • 药理作用: 本品有杀原虫作用,并可作缓泻剂和解热剂。其近缘种牛舌草中的三萜皂苷有表面活性作用及溶血作用[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刘勇民,等.维吾尔药志(上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420 药理 [1]刘勇民,等.维吾尔药志(上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420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