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俄洛黄芪

  • 音译名: 赛窝达尔亚干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东俄洛黄芪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赛窝达尔亚干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豆科植物东俄洛黄芪的根。
  • 出处: /
  • 功效: 消炎,接骨,排脓,干黄水。
  • 主治: 脓胸、胸腔黄水病、头部骨伤、骨折。外用治痈肿疔毒、皮肤瘙痒。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stragalus tongolensis Ulbr.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60~80(~100)cm。根圆柱形,长40~50cm,径10~20mm,表皮黄褐色至棕褐色。茎粗壮,直立,中空,不分枝,有节,光滑,纵棱细而明显;奇数羽状复叶,长10~15cm;小叶7~11(~13),叶片长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5cm,宽6~17mm,先端钝尖或椭圆或有小尖头,基部宽楔形,全缘,两面均无毛;顶生小叶柄,长4~6mm;侧生小叶对生,近无柄;托叶大,椭圆形,长15~35mm,宽10~14mm,先端锐尖,基部扩展。总状花序腋生,总梗长10~15cm,花密集排列在总梗上半部,密被黑色柔毛;小花梗短,长约2mm;苞片线形,长4~5mm,疏生黑色缘毛,花萼钟状,顶端5齿,萼外面淡绿色,无毛,两面上部和萼齿内面均被黑色硬毛;花冠蝶形,黄色,旗瓣匙形,长15~18mm,先端圆形或微缺,中部以下渐狭翼瓣、龙骨瓣与旗瓣等长,其爪较瓣片长约一倍或更多;雄蕊10,二体;子房上位,有长柄,密彼黑色柔毛,花柱与柱头无毛。荚果长圆形,被黑色柔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3200~4100m的林地、林下、河谷阶地。产于西藏东南部、青海、甘肃、四川西部和西南部及云南西北部。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春初、秋末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呈类圆柱形,粗壮,多自上部分枝。长短不一,长15~45cm,直径1.5~2cm,表皮淡棕色、淡棕黄色、黄褐色,有扭曲纵纹,横向皮孔明显,并常见栓皮剥落后的棕褐色疤痕。质韧,不易折断,折断面粗纤维状,略显粉性,横切面外侧一圈呈黄白色,疏松、,中心(木质部)黄色或浅黄色,纹理细密,其间有棕色形成层环。气微,味微苦。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木栓组织5~8列,细胞扁平,壁栓化,胞腔中含红棕色或黄色物质。皮层窄,细胞切线向排列。韧皮部宽,纤维束呈同心层环状排列,每束纤维2~45根,壁增厚微木化;薄壁细胞类圆形。形成层明显。射线3~8列,由木部中央向外射出,至边缘弯曲或横列,形成大的裂隙,细胞长圆形。木质部宽广,导管单个或数个成群;木纤维的特化同于韧皮部;木薄壁细胞类圆形,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 粉末鉴别:淡黄白色。淀粉粒众多,单粒,卵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19μm,脐点不显或多呈裂缝状。纤维随处散在,单根或束生,长19~50μm,直径5~31μm,顶端尖,厚壁弯曲,腔狭窄,纹孔多。导管较多,具梯纹和网纹,直径15~46mm,以网纹导管为主,纹孔多呈弯曲的缝状。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毛管像在紫外光下,像式为A2BC,像构造式α1(褐色)-α(2)(亮浅蓝色)一β(亮绿黄色)-γ(灰棕色)。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甘、微辛,温。
  • 用法用量: 内服每次6~9g;外用适量。
  • 考证: 《图鉴》记载:“达尔亚干干胸腔瘀血和黄水。《蓝琉璃》记载:“干胸腔黄水,愈合头骨,固骨血,利于腹水病。”《晶珠本草》记载:“达尔亚干接头骨,固骨血,干胸腔黄水。本品为一种特指的达尔亚干。”达尔亚干为象雄语,意为甘露或良药。特指一种药物时,即指本品东俄洛黄芪。泛指时,包括25种药物,为一类疗效较好的稀少药物。比如治腹水达尔亚干,即热衮巴(羽叶点地梅、矮紫堇等);治炭疽的达尔亚干,即恰果苏巴(水母雪莲花等)。
  • 制剂: /
  • 选方: 方一:东俄洛黄芪独一味各等份。研细末,用于骨折、骨伤引起的骨髓炎。一日2次,一次6~9g。 方二:东俄洛黄芪、唐古特瑞香各等份。捣成糊状,外敷,治风湿痹症之肿胀疼痛等症。 方三:东俄洛黄芪荨麻藏茴香各等份。煎水,擦洗。治痈疖疔毒、皮肤瘙痒。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