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刺蔷薇

  • 音译名: 赛果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扁刺蔷薇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赛果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扁刺蔷薇的果实和茎皮。
  • 出处: /
  • 功效: 解毒,敛黄水。
  • 主治: 治中毒症、黄水病。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Rosa sweginzowii Koehne.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灌木,高3~5m;小枝圆柱形,无毛或有稀疏短柔毛,有直立或稍弯曲皮刺,有时混有针刺。小叶7~11,连叶柄长6~11cm;小叶片椭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2~5cm,宽8~20mm,顶端急尖稀圆钝,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重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有柔(或至少沿脉有柔毛;小叶柄和叶轴有柔毛、腺毛和散生小皮刺;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花单生或2~3朵簇生,苞片1~2,卵状披针形;花梗长1.5~2cm,有腺毛,花直径3~5cm;萼片卵状披针形,顶端扩展成叶状,边缘有羽状裂片,外面近无毛,内面有短柔毛,边缘较密;花瓣粉红色,宽倒卵形;花柱离生,密被柔毛。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2.5cm,顶端有短颈,紫红色,外面常有腺毛,萼片直立宿存。花期6~7月,果期9~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3300~3500m的山坡灌丛、山谷或路边以及松林下。分布于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以及湖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对此类果、皮类药用法,据查证,认为正品应为正文所收的品种,而西藏所用茶藨子属植物,因藏本草描述交错过大,不好确定,为有助今后对赛果进一步查证,就西藏曾用过的这一事实和根据《蓝琉璃》的某些描述,对大刺茶藨的皮作了相应研究,以供参考。 大刺茶藨Ribes alpestre Wall. ex Decne.为虎耳草科植物。系落叶灌木,高0.4~4m。枝节上有3分叉之刺,粗大,长约2cm或超过;老枝皮灰色,条状或片状剥落;小刺通常具刺毛或腺毛。叶片阔卵形至近圆形.浅裂。花1~(2)朵单生枝端,绿色或带红色;花梗、萼筒被柔毛。浆果红色,被腺刺毛。花、果期5 ~9月。 性状鉴别:本品枝皮干缩成筒状、槽状,厚至0.5mm。表皮外表面呈灰棕色,具突起的黑腺点和短的锐刺以及刺落后疤痕,且表面多呈剥离状或脱落,露出红棕色的木栓层;内表面灰白色,近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气弱,味微涩。 显微鉴别:枝皮横切面:有时可见表皮细胞1列。其上具突起的单细胞非腺毛。木栓层颇厚,橙红色,由十多层细胞组成,壁厚,微弯曲,皮层狭窄,由3~5层细胞组成,排列整齐。韧皮部约占整个切面的1/2;射线细胞1~2列。皮层、韧皮部的薄壁细胞中充满了草酸簇晶和红棕色的块状物。 粉末鉴别:枝皮粉末红棕色,木栓细胞淡橙黄色,成群散在:表面观多角形或类长方形;断面观长方形。表皮细胞长方形、类方形,可见单细胞非腺毛,略弯,壁上有刺突,长约36~65μm ,直径8~14μm。草酸簇晶众多,较小,直径4~11(17)μm,含晶细胞类长方形,纵向连接,簇晶排列密集。棕色块状分泌物呈淡黄色、橙红色、黄色,形状多样,大小不一。
  •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果实,或砍下树枝,剥取枝皮。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本品果实(未成熟)质坚硬,类圆球形,直径0.8~1.1cm。顶端宿存花柱基痕,并呈叶状向果实两侧延伸至果柄处;萼片与果皮部分贴生,外表黄棕色至红棕色,果皮外被刺状刚毛,其无萼片包裹面者色深刺多,萼片包裹面刺少而短,且色浅。种子未见。皮呈筒状或不规则片状,皮厚0.1~0.2cm。外表面灰棕或红棕色,具细的纵短纹理;皮刺宽而扁平,直立或微弯;具皮刺脱落后留下的棕黄色纵长圆形疤痕和横向突起的叶痕。内表面淡黄色,有细纵纹。质轻而脆,易折断。果实气微弱,味淡;皮气微,味微苦。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皮横切面:表皮细胞一层,呈扁椭圆形或扁类方形,外被厚达14μm的角质层。刺突基部细胞类方形、不规则形,细胞排列紧密,6~7层,壁厚;中部细胞大型。呈长条状或长柱状;顶部及侧面边缘细胞呈类圆形,细胞小,壁稍厚。皮层宽广,约占横切面的2/3,细胞呈切向延长,圆形,垂周壁略厚,细胞中可见草酸钙方晶和小簇晶。中柱鞘纤维呈断续带状,细胞壁厚化,木化,胞腔点状。韧皮部狭窄,约占横切面的1/3,薄壁细胞中有细小的类圆形草酸钙簇晶及方晶;射线细胞一列,细胞中充有红棕色分泌物。 粉末鉴别:1.果实粉末:棕黄色。果肉薄壁细胞淡黄色,众多,成片或散在,细胞类方、类圆或长方形,有时细胞界限不明显,胞壁皱缩,胞腔内含淡黄色或橙黄色物质。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呈类方形、类长方形或类圆形,直径20~50μm,壁稍厚,壁孔明显,隐见角质层纹理,胞腔内含红棕色或橙红色物质;断面观细胞长方形,角质层厚。淀粉粒较多,类圆形、类圆三角形,边缘较厚,直径3.5~6(~8)μm脐点明显,点状,有时可见裂缝状,复粒少见,2~4粒组成;全部散生在薄壁细胞中。草酸钙方晶,单个散生,呈方形、长方形、菱形或不规则形,直径6~12(~25)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偶见不定式气孔。单细胞非腺毛,较多,平直,长达300μm,顶端锐尖,其顶端直径10~25μm,足部直径25~320μm,壁厚约10~15m。 2.皮粉末:棕黄色。纤维较多,多成束,偶见单一散离者,纤维细长,末端渐尖,直径10~18μm,壁极厚、木化、孔沟稀疏,胞腔线形。表皮细胞淡黄色,表面观多角形、长多角形,垂周壁角质层不均匀增厚。皮刺中部细胞淡黄色,大型细胞长条状,斜长方形、多角形,直径17~32μm,壁略厚,木栓化,纹孔尖圆形,细小,分布不均匀,草酸钙结晶易察,方晶类方形、类长方形、菱形,直径6~14μm;簇晶较小,直径5~17μm,常破碎呈砂晶状。皮层细胞类圆或长圆形,垂周壁厚约6.5μm,细胞内常见草酸钙晶体。韧皮射线细胞黄棕色,切向纵断面类长方形、长圆形,内含黄棕色分泌物。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凉。 《味气鬘》:性平、微凉。 《藏药配方新编》:味苦,性凉。 《新编藏医学》:味苦,性凉。
  •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3~9g。
  • 考证: 《晶珠本草》记载:赛哇分为上品、下品两种,上品称为赛果。赛果解毒,干黄水。赛果花红色,十字形,树干被许多细刺毛,庭园种植的赛果没有箭羽状刺,果实红色,瓶状,内有白毛,入药用树中皮。《味气铁鬘》记载:赛果树皮性平、微凉。《形态比喻》记载:赛果生于阴坡林中,树干中空,皮紫色,花红色,花萼瓶状,果实大,深红色,功效解毒。让钧多吉说:赛果皮治脉病。 下品称为赛永,全身被刺,状如箭羽,花白色。《形态比喻》记载:赛永树丛大,叶圆形,微粗糙,花白色。果实红色,味酸、甘,有油味。功效治龙病、赤巴病。 《祖先口述》记载:赛果的中皮解毒,干黄水。赛果花红色,果实红色,状如瓶。有把相苦日玛的果实红色,状如豆者辨认为赛果是错误的。赛果的果实清热解毒,清肝热。 《蓝琉璃》记载:赛果分为雌、雄两品。雌者为上品,树干内红色,皮紫色,花粉红色,刺细小、近似铁钩,果实带毛,红绿色;雄者树干中空,皮紫色,有刺。另有一种次品,无刺,树干中空,皮紫色,大致与上述相同。 据《晶珠本草》等书记载:赛果(上品)药用中皮和果实,赛永(下品)药用花。其形态特征的主要区别有:①赛果全树不被刺,或刺细小,近似铁钩;赛永全树被箭羽状刺。②赛果花红色、粉红色,赛永花白色。③两者果实皆为红色,赛果的果实状如瓶,内有白毛,④赛永各地均使用蔷薇花,应属无疑。关于果皮部分,在赛果项下形态特征中指出。目前各地供药用的植物主要有茶藨、蔷薇两类。《西藏常用中草药》记载赛果为茶藨Ribes  emodens  Rehd.,还使用糖茶藨Ribes  himalense  Royle、大刺茶藨Ribesalpestre  Wall. ex  Decne。等。《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记载赛果为裂萼蔷薇Rosa sweginzo-wii  Koehne、绢毛蔷蔽Rosa  sericea  Lindl.;赛永为玫瑰蔷薇Rosa rugosa  Thunb.。云南的赛果使用钝叶蔷薇Rosa  sertata  Rolfe、悬钩蔷薇Rosa  rubus  Levl.  et  Vant. 等。已将赛永(按藏药名赛薇美多)收载有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  Rolfe.、玫瑰蔷薇Rosa  rugosaThunb.等。为此对照蔷蔽属特征,可能皮、果系同一植物的不同入药部位,而非虎耳草科茶藨子属植物。又据《蓝琉璃》关于赛果的记载,亦与上述查证相同,故赛果应为蔷薇属的多种植物,果、皮并列其下。但目前在考证不够确切的情况下,暂维持原来的使用习惯,并将大刺茶藨的研究资料,收于此,以供参考。
  • 制剂: /
  • 选方: 八味儿茶汤:儿茶50g,鬼箭锦鸡儿20g,白花刺参20g,小檗中皮20g,蔷薇果(茶藨果)20g,宽筋藤25g,乳香15g,麻花艽20g。粉碎成粗粉,混匀,即得。用于麻风病、黄水病。水煎服。每服5g,每日2~3次。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