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

  • 音译名: 江采尔嘎保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刺参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江采尔嘎保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川续断科植物白花刺参的全草。
  • 出处: /
  • 功效: 催吐诸病。
  • 主治: 治不消化症、培根病。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orina alba Hand.-Mazz.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主根粗长,黑褐色。不育叶成丛,条形或窄披针形,长5~18cm,全缘,有刺毛,平行脉3~5条。花枝自叶丛旁抽出,高20~70cm;叶3~4对,较基叶短小,二叶基部合生抱茎。聚伞花序头状,顶生及近顶腋主。苞片卵形,顶端窄长突尖,边缘及背脉有长硬刺; 小苞片倒卵形,上部有刺毛;花萼筒状,上口斜裂,上唇长,顶端3齿裂,下唇短,有2 长齿,齿端有细长刺。花冠白色,筒细而弯,长2~3cm,直径达7mm,5浅裂;雄蕊4 ,集生花冠喉部一侧,一对有短花丝,一对无;子房下位,包于杯状小总苞内。果时小总苞长杯状,顶端平截,有细长刺,宿萼约1/2露于小总苞外。花、果期6~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3600~4200m的草甸、山坡草地、灌丛下。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4~5月挖取带根嫩苗,洗净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本品多折碎皱缩。根黑褐色,少分枝。叶淡绿色,完整者呈条形或狭披针形,成丛,花枝上的叶对生,长5~18cm,宽0.6~1.2cm,无柄,全缘,有刺毛,平行脉3~5条。花枝细长,中空。苞片淡绿色,卵形,边缘及背脉有长硬刺。花萼绿色,筒状,上下唇5齿裂,齿端具细长刺。花冠淡黄白色,弯曲,皱缩成棒槌状,湿展后,冠筒长2~3cm,直径达7mm,先端5浅裂。雄蕊4,集生于花冠喉部一侧。子房下位。气微,味微苦。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大,扁长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类方形、类长方形;上下表皮细胞壁不均匀增厚,外被角质层;气孔微突出于表面。叶肉组织中栅状细胞1~2列,不通过主脉;海绵组织细胞5~8列,细胞类圆形,垂周壁不规则弯曲,细胞间隙大,细胞内有较多草酸钙簇晶。主脉维管束5个,中间的较大,两侧渐小,其间并有侧脉维管束,维管束上下方均有厚角组织,上表皮内侧2~3列,下表皮内侧4~7列,外韧维管束半圆形;导管径向排列。 粉末鉴别:淡灰绿色。花粉粒大,棕黄色,圆球形,直径120~150μm,外壁分层明显,等厚,萌发孔3,表面具细密的网状纹理。花冠表皮细胞表面观,下表皮细胞类多角形,壁厚化,呈念珠状;上表皮均为星状薄壁细胞构成,彼此星芒相连,形成类圆形气腔。下表皮具气孔和多细胞非腺毛,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簇晶。叶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念珠状增厚,下表皮气孔较上表皮密聚,气孔类圆形、长圆形,直径32~37μm,长35~41μm,微下凹,副卫细胞4~5,不定式或不等式,具脑状角质纹理。非腺毛多碎断,有两种:一种为单细胞毛,细长,顶端钝,表面光滑平整,中部直径约10μm;另一种为多细胞非腺毛,由2~5细胞构成,顶端细胞细长而先端渐尖,中部有时细胞缢缩状,垂周壁细波状弯曲,表面具细的短线纹和小疣突,直径6~9μm。花茎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方形或长条形,端壁相接处斜向或平直,垂周壁微厚化,具气孔和单细胞非腺毛。草酸钙簇晶较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或散在,直径12~34μm,棱角长而锐尖。本栓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多角形、长多角形,壁较薄,多层重叠,其内常充有棕色物质。螺纹和网纹导管,直径7~25μm。淀粉粒类球形,长圆形,直径4~12μm,脐点、层纹均不明显,个别大粒者可见“一”字形、裂隙状脐点。复粒多由2~30数小粒组成,易脱粒,分粒常呈半圆形。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甘、涩,性温。 《藏药配方新编》:味甘、涩,性温。 《新编藏医学》:味甘、涩,性温。 《藏医百科全书》:味甘、涩,性温。
  • 用法用量: 常用配方,6~9g。
  • 考证: 详见江采尔那保果巴(飞廉)的记载。本品为江采尔白的一种,生于草甸或沟边,叶粗糙条形带锐刺,花白色,集生于花枝顶端带刺的苞叶丛中。青海、甘肃习用本品,并也混用开紫花的圆萼刺参Morina  chinensis  (Batal.ex  Diels)Pai;西藏习用青海刺参Morina  kokonorica  Hao和刺参Morina  nepalensis  D.Don,其形态特点与本品相似,但刺参花紫红色,与《晶珠本草》记载不符,青海刺参花白绿色,尚接近描述;云南(迪庆)用刺参的几个变种Morina  nepalensis  D.Don  var. alba(H.-M.)Y.C.Tang和Morina  nepalensis D. Don  Var.  delavayi  (Franch.)C.H.Hsing。 附飞廉:《晶珠本草》记载:江采尔托引培根病,分为黑白两种。白色种茎中空,茎节上有花榈皮,叶裂,叶缘锯齿状带锐刺,叶面粗糙,花苞尖端刺簇集状,吐出花缨;另有一种,山生,植株高不过两指,贴在地面。黑色种又分为有茎与无茎两种,无茎者生长在旧畜棚等处,叶裂;有茎者生长在山沟口、荒地等处,茎如箭杆,尖端开花。《形态比喻》记载:白色种在山川河滩皆生,茎中空,白色,圆形,直立,叶缘锯齿状带刺,花白色,外被刺,植株丛如荨麻(藏药名:撒珠母),根如鸦爪,为催吐诸药之祖。《温岛合》记载:黑色种无茎者生长在黑色土壤、荒地中,叶裂,被刺,铺在地面,叶丛中间开花,花红色,花苞刺簇集状,老后绒毛如小雀飞满天,大风一吹飞八方,种子扁椭圆形,褐色,并排;有茎者山生,叶如无茎者,茎有节,如箭杆,刺羽状,尖端开花,花如马鬃,种子与无茎者相同;两种黑色江采尔均有一条根,长约一拃,渐细;两者功效相同,消肿,春季挖根可催吐百病。《自然之底》记载:江采尔分黑白两种,消肿,治疮疖。 上述将江采尔分为白、黑二种,其中黑的又分为有茎和无茎二种。据查证,白的(江采尔嘎保)实物是川续断科的白花刺参Morina  alba  Hand.-Mazz.。黑的(江采尔那保)二种均为菊科植物,其中有茎的一种是飞廉,即本名,茎具长齿刺的绿翅,花生于枝端,紫红色,花序满布反卷的长刺,果实具冠毛,可随风漂泊。无茎的一种,实物是聚头蓟。以上均与《晶珠本草》记载相符,将分别收入。今西藏用绵头蓟Cirsium  eriophoroides(Hook.f.)Petrak,即本品。
  • 制剂: /
  • 选方: 四味刺参散:白花刺参15g,得西膏7.5g,光明盐10g,荜茇10g。共研细粉,混匀。一日3次,一次1.5~2g。用于急腹痛。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