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子

  • 音译名: 徐得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芹菜子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徐得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旱芹的果实。
  • 出处: /
  • 功效: /
  • 主治: 治培根病。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pium graveolens L. var. dulce DC.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50~80cm,秃净,有强烈香气。根圆锥状,具多数支根。茎圆柱形,上部分枝,有纵棱及节,根出叶丛生,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倒卵形至矩圆形,具长柄,长3~4.5cm,小叶2~3对,基部小叶柄最长,愈向上愈短,小叶长,阔均约5cm,3裂,裂片近菱形,尖端有时再3裂,边缘有粗齿,茎生叶楔形,3裂。复伞形花序侧生或顶生;无总苞及小总苞;伞辐7~16,花小,绿白色,两性,萼齿不明显;花瓣5,白色,广卵形,先端内曲;雄蕊5,花药小,卵形;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2,浅裂。双悬果近圆形至椭圆形,分果椭圆形,长约1.2mm,具有明显的肋线,肋槽内含有1个油槽,二分果联合面近于平坦,也有两个油槽,分果有种子1粒。花期4月。果期6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6~7月果实成熟后采收,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本品呈长椭圆形,稍弯曲,长1~1.5mm,直径0.5~1mm,表面粗糙,褐色,有5条隆起的棱线。合生面平坦而较宽。有特异香气,味微苦而辛。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分果横切面:外果皮为一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细胞;中果皮由数列薄壁细胞组成,油管8(9)个,结合面3个,作环状排列,油管呈狭条形,长径100~170μm,内含红棕色分泌物,维管柱位于5个果棱处;内果皮细胞1列,狭长方形;大小不等,作镶嵌状排列,种皮为1列颓废细胞,呈棕红色;合生面的内果皮与种皮间有种脊维管束。胚乳细胞多角形,内含糊粉粒和少数油滴,糊粉粒内含众多细小的草酸钙簇晶;胚小型,位于胚乳中央。 粉末鉴别:黄棕色。果皮表皮(外果皮)细胞表面观呈类方形或类多角形,壁稍厚。气孔椭圆形,直径约28μm,副卫细胞4个,不等式。含众多的红棕色或黄棕色油管碎片,完整者直径达200μm,分泌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含深色分泌物。镶嵌层细胞(内果皮细胞)表面观细胞狭长,壁菲薄,直径4~6μm。长达60μm,常多个细胞为一组,以其长轴作不规则方向嵌列。镶嵌层细胞常与较大的多角形中果皮细胞重叠。内胚乳细胞呈类多角形,无色,壁厚约3μm,细胞含糊粉粒及众多的细小草酸钙簇晶;并含脂肪油滴。草酸钙簇晶存在于内胚乳细胞的糊粉粒中,直径约4μm,每个细胞中含多个簇晶。木薄壁细胞位于维管束柱,呈长方形,直径6~10μm,壁稍厚,微木化,纹孔较大,长圆形。此外,可见细小导管。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辛、微甘、咸,性平。 《藏药配方新编》:味辛、微甘、咸,性平。 《新编藏医学》:味辛、微甘、咸,性平。 《藏医百科全书》:味辛、微甘、咸,性平。
  •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3~9g。
  • 考证: 《晶珠本草》记载:徐得又名乌苏那保,生长在藏地山沟口的园中,生态与乌苏嘎保(芜荽)相似,花为黄色,气味很浓。乌苏虽有黑、白之分,但功效相同。《八支》、《甘露精义》、《形态比喻螺眼》等书记载:“徐得种子状如羌活子”(藏药名:泽玛),由于对词义没有搞清楚,而附会徐得种子就是羌活子,是不正确的。 本品在临床使用中,未分黑、白二种,均以徐得入药。
  • 制剂: /
  • 选方: 菖蒲葫芦荜茇、广木香芹菜子、光明盐。以上六味共研成粗粉,加葫芦油或麻油煎服,用于泄泻病。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的作用:从芹菜子中分离出一种碱性成分,对动物有镇静作用,能加强戊巴比妥的麻醉作用;芹菜甙口服能对抗可卡因引起的小鼠兴奋作用。 2.对子宫的作用:芹菜种子提取物对已孕及未孕子宫有收缩作用,可用于痛经,但效果可疑。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