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子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西瓜子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塔吾孜 欧日格
  • 民族药名出处: 《拜地依药书》
  • 药材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et Nakai的种子。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生湿生寒,调节异常胆液质,亦能降低血液质的热性,生湿肥体,清热利尿,凉血止咳
  • 主治: 主治干热性或胆液质性疾病,如消耗性发热、身燥体瘦、结核疾病,小便不利,高血压病,血热咳血,血管硬化。 《拜地依药书》:“湿润肺脏,清热止咳,消炎退肿,溶石排石,清热止痛,润肤生辉等。治肺燥不适,热性咳嗽,膀胱炎肿,子宫炎肿,肾脏结石,膀胱结石,热性头痛,皮肤燥裂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et Nakai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参见“西瓜”条。附: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etNakai[Citrullus vulgaris Schrad.ex Eck1.et Zeyh.] 一年生蔓性草本,茎细弱,匍匐,略具5棱,嫩枝密被毛;卷须2分叉,被毛。叶互生;叶柄长3~12cm;叶片三角状卵形、广卵形等,长8~20cm,宽5~18cm,3深裂或近3全裂,中间裂片较长,两侧裂片较短,裂片再作不规则羽状深裂或二回羽状分裂,两面均甚粗糙。花单性,同株,单生于叶腋;雄花直径2~2.5cm;花梗细,被长柔毛;花萼合生成广钟形,被长毛,先端5裂,裂片窄技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冠合生成漏斗状,外面绿色,被长柔毛,上部5深裂,裂片卵状长椭圆形或广椭圆形,先端钝;雄蕊5,其中4枚成对合生,1枚分离,花丝粗短;雌花较雄花大,花萼、花冠和雄花相似;子房下位,卵形,外面多少被短柔毛,花柱短,柱头5浅裂。瓠果近圆形或长椭圆形,径约30cm,表面绿色、浅绿色,多具深浅相间的条纹。种子多数,扁平,略呈卵形。花期6~7月,果期7~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国内外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南瓜子代。
  • 采收加工: 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食瓜后随时收集种子,先净,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种子呈广卵形或卵形,扁平,长7~15mm,宽5~10mm,厚2~3mm,表面光滑,上端略尖,下端钝圆,黑色或棕红色。质较坚实,易于在上端用牙齿嚼开,有扁形子叶两枚,白色,气微,味微甜而香。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最外层为黏液层,细胞壁常模糊不清;种皮外表皮细胞类圆形,细胞较小;下皮层厚壁细胞大,内含众多糊粉粒;石细胞层细胞1列,类方形,棕黄色;内种皮细胞纤维状梭形;子叶细胞较小,含糊粉粒及油滴。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二级湿寒,味微甜。
  • 用法用量: 内服:6~15g。外用:适量。可入散剂、黏液剂、糖浆剂、汤剂、甜糊剂、片剂、敷剂、油剂等制剂。
  • 考证: 《药物之园》载:“西瓜,是众所周知的瓜果;原植物蔓性草本,茎细弱,匍匐,叶宽,三角形,适合于沙地生长,春种夏果,果实为圆形和椭圆形,外表墨绿色,内为红色或黄色,味甜可口,水分多,种子黑色、白色等,带花纹,仁可食。”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西瓜子一致。
  • 制剂: 库日斯 吐胡米 台日布孜 片 西瓜子仁30g,黄瓜子15g,南瓜子、甜巴巴杏仁、白蜀葵子、芹菜子、罂粟子各6g。药物研成细粉,与天山堇菜煎液制成0.5g的片剂即可。功能通利小便,清热退肿,消炎止痛,清热等。主治小便不利,小便刺痛,膀胱炎肿,肾脏疼痛,发热等。内服,每日2次,每次6片,用温开水送下。(《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方剂部分)
  • 选方: /
  • 注意事项: 对寒性气质者和脾脏有害,矫正药为蜂蜜、白砂糖。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含脂肪油、蛋白质、维生素B2、戊聚糖、淀粉、巨纤维、α-氨基-β-(吡唑基-N)丙酸〔α-amino-β-(pyrazolyl-N)ropionic acid〕。又含尿素酶(urease)、α-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和蔗糖酶[1]。
  • 药理作用: 本品含一种皂苷样成分,有降压作用,并能缓解膀胱炎之症状[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维吾尔药材标准(上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3.102 药理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维吾尔药材标准(上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3.102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