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其他维吾尔药推荐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中药名:
郁金
类别:
维吾尔药
民族药名:
祖然巴德
民族药名出处:
《注医典》
药材来源:
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莪术或川郁
我国主产于新疆、西藏等地,国外主产于伊朗、印度等地。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功效:
散寒祛风,开通阻滞,消除异常黑胆质,强心补脑,爽心悦志,补胃止吐,除胀止泻,利尿通经,肥体壮阳,解除虫毒。
主治:
主治子宫风寒,各种精神疾病,胃纳不佳,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闭尿痛经,赢瘦阳痿,毒虫咬伤。
1.《注医典》:“散寒祛风,肥体强身,消除异味,滋补神经,爽心悦志,止吐止泻,除子宫之寒,解除虫毒。”
2.《拜地依药书》:“驱除浓风、久风及子宫之寒,肥体强身,消除口臭,解除虫毒,安心定镇,爽心悦志,增补肝脏自然力,清除异常黑胆质,温胃燥湿,通利小便,止痛止痒,驱虫,生发,强筋壮阳。”
3.《药物之园》:“开通阻滞,爽心悦志,补脑补心,降逆止吐,补胃止泻,双补生命力及自然力,肥体壮阳,解除虫毒,利尿通经,清除异常黑胆质。治黏液性咳嗽 ,心悸心慌,小儿腹泻 。”
基原信息
来源生物拉丁名:
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Curcuma longa L;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Curcuma phaeocaulis Val.
药物分类:
植物药
来源生物形态:
1.温郁金 Curcuma wenyujin Y. H.Chen etC.Ling 多年生草本,高80~160cm。主根茎陀螺状,侧根茎指状,内面柠檬 色。须根细长,末端常膨大成纺锤形块根,内面白色。叶片4~7,2列,叶柄短,长不及叶片的一半;叶片宽椭圆形,长35~75cm,宽14~22cm,先端渐尖或短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下面无毛。穗状花序圆柱状,先叶于根茎处抽出,长20~30cm,直径4~6cm,上都无花的苞片长椭圆形,长5~7cm,宽1.5~2.5cm,蔷薇红色,中下部有花的苞片宽卵形,长3~5cm,宽2~4cm,绿白色;花萼简白色,先端具不等的3齿;花冠筒漏斗状,白色,裂片3,膜质长椭圆形,后方一片较大,先端略成兜状,近顶端处有粗糙毛;侧生退化雄蕊花瓣状,黄色,唇瓣倒卵形,外折,黄色,先端微凹;能育雄蕊1枚,花药基部有距;子房被长柔毛,花柱细长。花期4~6月。
2.姜黄 Curcuma longa L.原植物参见“姜黄 ”条。
3.广西莪术 Curcuma rwangsiensis S. G.Lee et C.F.Li-ang原植物参见“莪术 ”条。
4.莪术 Curcuma aeruginosa Roxb.原植物参见“莪术 ”条。
5.川郁金 Curcuma chuanyuin C. K.Hsieh et H.Zhang 多年生草本,高80~120 m。块根纺锤形,断面浅黄白色至白色。主根茎陀螺形,侧根茎指状,断面黄色。叶2列,4~7枚,叶柄长为叶片的1/4~1/3;叶片长圆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并下延至叶柄,两面有茸毛。穗状花序圆锥状,从根茎上抽出,缨部苞片粉红色至淡红色,腋内无花,中下部苞片绿色,上面光滑,背部有柔毛,腋内有花数朵;有小苞片数枚,小苞片白色、透明;花萼简具3齿,外被柔毛,白色,膜质;花冠筒长约6.5cm,喉部密生柔毛,裂片3,略呈粉红色,上方一片较大,先端卷曲;侧生退化雄蕊花瓣状,黄色,唇瓣近圆形,先端明显3裂;能育雄蕊一枚,花丝短而扁平,花药长圆形,长5mm,基都具2棒状体;子房下位,外被柔毛。花期4~6月。(图2)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5.川郁金 Curcuma chuanyuin C. K.Hsieh et H.Zhang 生于土质肥沃、湿润的向阳山坡或田地。多系栽培、分布于四川。
栽培与养殖: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伯孜当、多榔菊 根代。
采收加工:
夏、秋采挖,剥取根皮,晒干。在栽种当年12月中、下旬,茎叶逐渐枯萎,选晴天干燥时,将地上叶苗割去,挖出地下部分,抖去泥土,摘下块根,蒸或煮约15min,晒干或烘干,撞去须根即成。
炮制方法:
/
性状鉴别:
(1)温郁金 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稍扁,有的微弯曲,两端渐尖,长3.5~7cm,直径1.2~2.5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纵纹隆起处色较浅。质坚实,断面灰棕色,角质样;内皮层环明显。气微香,味微苦。
(2)姜黄 (黄丝郁金 )块根纺锤形,有的一端细长,一端肥大。长2.5~4.5cm,直径1~1.5cm。表面棕灰色或灰黄色,具细皱纹。质坚硬,断面角质,中央橙黄色,外周棕黄色至棕红色、(块根)外形气芳香,味辛辣。
(3)广西莪术 (桂郁金 )块根长圆锥形或长圆形,长2~6.5cm,直径1~1.8cm。表面暗棕色或土黄 色,具疏浅纵纹及较粗糙网状纹理。质坚硬。断面角质,灰棕至棕色,内皮层较明显。气微,味微辛、苦。
(4)莪术 (绿丝郁金 )块根长椭圆形,较粗壮,长1.5~3.5cm,直径1~1.2cm,表面土黄 或土棕色。断面角质,具蜡样光泽,浅棕色或近白色。气微,味辛。
(5)川郁金 (白丝郁金 或黄白丝郁金 )块根纺锤形或长圆形,长1.7~5cm,直径1~1.2cm,表面土黄 或土棕色。断面角质,具蜡样光泽,浅棕色或近白色。气微,味辛。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1)温郁金 根被细胞1~8列,壁薄。内皮层明显。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40~55个,导管旁偶有纤维。薄壁细胞含糊淀粉粒。
(2)姜黄(黄丝郁金)根被细胞最内1层,壁增厚,木化。内皮层明显。木质部束与韧皮部束各22~29个,导管旁偶有纤维。油细胞和色素细胞众多。
(3)广西莪术(桂郁金)根被细胞壁偶有增厚。木质部束与韧皮都束各42~48个,导管常伴有纤维。
(4)莪术(绿丝郁金)根被细胞壁无增厚。木质部束与韧皮都束各64~72个,导管旁多伴有纤维。
(5)川郁金 根被细胞壁增厚,非木化或偶有木化。木质部束与韧皮部柬各30~40个,导管旁常伴有纤维。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温郁金 、姜黄 、广西莪术 、莪术 块根粉末各100g,用水蒸气蒸馏,取微量挥发油点样于硅胶薄层板上,以莪术 醇、姜黄酮 为对照品,乙烷-乙酸乙酯(85:15)展开,10%磷钼酸乙醇 溶液显色,样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有相同的斑点。
药物运用
性味归经:
二级未干热。
1.《注医典》:“三级干热。”
2.《白色宫殿》:“二级干热。”
3.《拜地依药书》:“自二级至三级为干热,有人认为一级干热。”
用法用量:
内服:2~4g。外用:适量。可入丸剂、散剂、蜜膏、软膏、熏剂、敷剂等制剂。
考证:
《注医典》载:“郁金与土皮拉克(苏衣地)相似,但量比它大,香味比它差,此药多来自克塔依国(中国)。”《白色宫殿》载:“郁金与苏衣地相似,但量比它稍大,香味比它差。”《拜地依药书》载:“郁金是一种草的根,新鲜时具有樟脑气味。”《药物之园》载:“郁金是一种草的根,气味较强而芳香;外表土色,内部偏白黄色,味辛。分为大小两种,小者比姜稍大,味重,稍有樟脑味,大者比小者稍大,肉质较多。原植物约一?高,叶四指宽,与姜黄叶相似,但比姜叶较宽较长。花为黄色,亦有白色和红色者。”
综合上述诸家维吾尔本草记载,可以看出此药均与姜科姜黄属多种植物的块根,如:温郁金、姜黄、莪术的块根特征相符。
制剂:
1.艾比 祖然巴德 小丸 郁金 适量,研成细粉,过罗,与玫瑰花 蒸露制成0.3g的小丸。功能降逆止吐。主治恶心呕吐。口服,每次2~3丸。《阿日甫验方》。
2.买朱尼 祖然巴德 蜜膏 郁金 6g,多朗菊6g,珍珠 5g,珊瑚 5g,蚕茧 5g,丁香 5g,肉豆蔻 5g,藏红花 5g,海狸香 5g,毛甘松 2g,松萝 2g。上述药物研成细粉,过罗,与蜂蜜 116g制成蜜膏。功能散胃气,消胃胀。用于胃脘气胀。口服,每次6g,每日2次。(《治疗法则精华》)
选方:
1.除浓风久寒,尤其子宫之寒 取郁金 适量,煎煮外洗。
2.治牙痛,固齿,并消除酒味及大蒜 、洋葱 等物腥味 取郁金 适量,嚼食。
3.治身瘦阳痿 取郁金 一大块,绑在腰部。
4.消除异常黑胆质 取郁金 3g,研末冲服。
5.治心悸心慌、思维混乱、担惊受怕 取郁金 适量,研末冲服。
6.治头痛 、偏头痛 等头部疾病 取新鲜郁金 适量,研成膏状外敷足底;治脱发,外敷于局部。
7.治小儿皮瘙痒 取郁金 适量研成细粉,与适量开水制成糊剂外敷。
8.治胃脘湿性过多,湿性腰痛,坐骨神经痛 ,瘫痪,癫?取郁金 适量,研末与蜂蜜 同服。
9.驱除室内害虫 取干郁金 适量,烧熏即可(1~9方出自《拜地依书》)。
10.治寒(黏液质)性咳嗽 ,心悸,腹泻 取郁金 适量,嚼食。
11.治寒性炎症,痛疼 取干郁金 研细内服或取新鲜郁金 适量研成糊状外敷。(10、11方出自《药物之园》)。
注意事项:
用多或用久对心脏有害,可引起头痛 ,矫正药为堇菜 。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槌果藤根槌果藤苷(capparidin),皮含水苏碱(stachydrine)等[1]。1.温郁金 块根含姜黄 素类化合物。姜黄 素(curcumin),去甲氧 基姜黄 素(demethoxy-xurcumin),双去甲氧 基姜黄 素(bisdemethoxy curcu-min)[1]。
2.姜黄 块根含姜黄 素类化合物:姜黄 素,去甲氧 基姜黄 素,双去甲氧 基姜黄 素;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有姜黄酮 (turner-one),芳香姜黄酮 (ar-tumeron),大牻牛儿酮(germacron),松油烯(terpinene),姜黄 烯(cer-cumene),芳香姜黄 烯(ar-cur-cumene)[2]等。
3.广西莪术 含挥发油,其成分主要有β-蒎烯,桉叶 素,龙脑(borned),异龙脑,丁香 烯,樟脑 (Camphor),β-榄香烯 (β-el-emene),δ-榄香烯 (δ-elemene),葎草 烯(humulene), α-松油烯,芳樟醇,[3]还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 苷(daucosterol)及棕榈 酸(palmitic acid)[5]。
4.莪术 块根含姜黄 素,去甲氧 基姜黄 素,双去甲氧 基姜黄 素[1]。
5.川郁金 块根含姜黄 素,去甲氧 基麦黄素,双去甲氧 姜黄 素[1]。
药理作用:
刺山柑根皮 水提取物给大鼠腹腔注射有抗炎作金 的块根。1.免疫抑制作用 郁金 1号注射液(内含0.5%郁金 挥发油)给雄性小鼠腹腔注射,对正常小鼠溶血素 产生有明显抑制作用[1]。郁金 挥发油对四氯化碳所致的中毒性肝炎小鼠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温郁金 的水浸醇提取物对实验性过敏性豚鼠脑脊髓炎模型(为免疫性炎症模型)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可明显降低豚鼠发病率和死亡率[3]。
2.中枢抑制作用 姜黄 二酮是郁金 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注射液腹腔注射能明显延长家猫的各期睡眠[4]。
3.耐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郁金 油对用较大剂量维生素 D3所致大鼠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叶提高心肌损伤后超氧 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 过氧 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脂质过氧 化物(LPO)含量,电镜下模型超微结构接近正常,说明郁金 油可有效地防止自由基对心肌的损伤[5]。
4.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温郁金 1号注射液能降低四氯化碳中毒大鼠血清丙氨酸 氨基转移酶水平,增加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6]。
5.抗孕作用 温郁金 水煎剂和煎剂乙醇 沉淀物水溶液,无论腹腔或皮下注射对小鼠早、中、晚期妊娠和家兔早期妊娠均有显著的终止作用,口服无效。温郁金 对未孕或早孕小鼠及家兔离体子宫有明显兴奋作用[7]。
6.其他作用 郁金 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8]。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陈健民,等.中草药,1983,14(2):59
[2]陈毓亨,等.中药通报,1983,8(1):27
[3]田颂九,等.药物分析杂志,1985,5(6):325
[4]姜达衢,等.药学学报,1989,24(5):357
药理
[1]李凌夫,等中医学学报,1987,(2):39
[2]贾宽,等.中国免疫学杂志,1989,5(2):121
[3]戴俐明,等.药学学报,1982,17(9):692
[4]郝洪谦,等.中草药,1994,25(8):423
[5]崔晓兰,等.中国药理通讯,1990,7(2)20
[6]俞彩珍,等.黑龙江中医药,1992,(5):44
[7]张寅恭,等.中成药研究,1983,(6):29
[8]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