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鼠耳蝠

  • 音译名: 帕旺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须鼠耳蝠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帕旺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蝙蝠科动物须鼠耳蝠的全体、粪。
  • 出处: /
  • 功效: /
  • 主治: 全体:治中风初期呕吐。 粪:(化于水、熬膏)治癫痫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yotis mystacinus Kuhl.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体较小。耳短且宽,耳屏亦短,尖端圆钝。翼膜起自趾基。距缘膜很狭。全身毛基均呈灰褐色。背毛大部呈深褐色,毛尖端灰白,故体背呈棕褐色。腹面呈土黄灰色。尾发达,向后一直延伸到股间膜的后缘。春末繁殖,每胎1~2仔。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多栖息于屋檐、房梁、石缝、岩洞或树洞中,独居或二、三成群,有时大批群居在一起。白天休息时,将身体倒挂起或匍匐而栖,拂晓前和黄昏飞出活动觅食。多以昆虫(主要为双翅目昆虫)为食。分布于西藏、青海及河北、福建、云南、四川、陕西、新疆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以捕杀,除去内脏、爪、毛、洗净晒干,研细。粪四季采收,以夏季为宜,在洞中铲取,除去泥土,拣净杂质,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粪为长椭圆形的颗粒,两头稍尖,长5~7mm,直径约2mm,表面粗糙,棕褐色或灰棕色。放大镜观察破碎者,可见棕色或黄棕色带有光泽的昆虫头、眼及小翅。气无,味微苦而辛。以干燥无砂土,色棕褐、质轻、嚼之无砂感、并有小亮点者为佳。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
  • 用法用量: 配方用。
  • 考证: 据《晶珠本草》记载:蝙蝠粪辟诸邪,治精神病。《四部医典》中述到用龟肉、野猪肉、雌雄蝙蝠肉等和酒制剂,早晨连服五天,第四天用磁石、种山羊尿制剂外敷后,覆盖上白纸或白绫出现铁垢者,体内有箭镞。
  • 制剂: /
  • 选方: 方一:蝙蝠肉、乌鸦肉、紫磁石野猪犬齿(烧炭)、鱼肉。酒制成丸剂,口服。能拔箭镞,治疗箭镞伤害。 方二:蝙蝠肉、猪肉各1块,用水1000ml共煮沸,以蒸气熏伤口。可引出箭镞。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