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

说明书

【饮片名称】

天冬《神农本草经》

汉语拼音
Tiandong

拉丁名
ASPARAGI RADIX

异名
天门冬《神农本草经》;
虋冬《尔雅》;
大当门根《石药尔雅》。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天冬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 的干燥块根。主产于贵州、四川、云南、广西。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本品气微,味甜、微苦。以肥大、致密、黄白色、半透明者为佳。切薄片,生用。

【药性】

性味
甘、苦,寒。

归经
归肺、肾经。

【功效】

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临床应用】

1.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劳嗽咳血
本品甘润苦寒之性较强,有较强的滋阴润肺,清肺降火之功,适用于燥热伤肺、肺热咳嗽、肺肾阴虚之肺燥干咳,顿咳痰黏。治燥热咳嗽,单用熬膏服即可,如天门冬膏(《饮膳正要》);或与麦冬沙参、川贝母等药同用;治劳嗽咳血,或干咳痰黏,痰中带血,常配伍麦冬,如二冬膏(《张氏医通》)。
2.肾阴亏虚,腰膝酸痛,骨蒸潮热
本品能滋肾阴,兼能降虚火,适宜于肾阴亏虚之腰膝酸痛、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等证。治肾阴亏虚,眩晕耳鸣,腰膝酸痛者,常与熟地黄枸杞子牛膝等滋肾益精、强筋健骨之药同用。治阴虚火旺,骨蒸潮热者,宜与麦冬知母黄柏等滋阴降火之药配伍;治肺肾阴虚之咳嗽咳血,可与生地黄阿胶、川贝母等养阴润肺、化痰止血药同用。
3.内热消渴,热病伤津,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本品还有清热生津作用,可用于内热消渴,热病伤津,咽干口渴,肠燥便秘。治内热消渴,或热病伤津口渴,宜与生地黄人参等养阴生津、益气之品配伍,如三才汤(《温病条辨》);治津亏肠燥便秘者,宜与生地黄当归、生首乌等养阴生津,润肠通便之品配伍。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6~12g。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1.内服:煎汤,6~15g;熬膏,或入丸、散。或酒剂。
2.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烂绞汁涂。

【注意事项】

1.脾胃便溏、虚寒泄泻及风寒咳嗽、痰湿咳嗽者忌服。
2.《得配本草》认为天冬鲤鱼器,应予注意。

【鉴别用药】

1.天冬麦冬
两者均为百合科植物块根,皆能养阴清肺、润燥生津,同治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咯血、内热消渴及津枯肠燥便秘。但天冬清肺热、养肺阴的作用强于麦冬。此外,天冬还能滋肾阴,善治肾阴亏虚之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麦冬还能养胃生津,清心除烦,善治温热病或久病胃阴被伤之口干舌燥,阴虚有热或温病热入营血之心烦不眠等。
2.天冬知母
两者均归肺肾经,皆能清热降火,滋阴润燥,同治肺热燥咳、阴虚劳嗽、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肾阴亏虚之骨蒸潮热盗汗以及阴虚津枯之肠燥便秘。然知母清热泻火力较强,且兼入胃经,有益胃生津止渴之功,多用于外感热病及胃火牙痛、口舌生疮和胃阴不足之口干舌燥等。

【化学成分】

主要含有甾体皂苷类成分:天冬呋甾醇寡糖苷Asp-Ⅳ、Asp-Ⅴ、Asp-Ⅵ、Asp-Ⅶ,甲基原薯蓣皂苷,伪原薯蓣皂苷等;寡糖和多糖:寡糖Ⅰ~Ⅶ,天冬多糖A~D;氨基酸:瓜氨酸,天冬酰胺,丝氨酸苏氨酸等。

【药理作用】

天冬酰胺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天冬提取物有降血糖作用,天冬水煎液、乙醇提取物和多糖成分均能延缓衰老,抑制脂质过化,提高自由基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其水煎液增强体液、细胞免疫和抗肿瘤作用,皂苷类成分具有抗血小板凝聚作用,其中螺甾皂苷有比较强的抗真菌活性,总呋皂苷有抗肝纤维化活性;天冬煎剂体外试验对炭疽杆菌、甲型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念珠菌、絮状表面癣菌、白色隐球菌、石膏样小孢子菌、毛癣菌、枯草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6-57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411-41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下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026-2033
4.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27-1230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1219-1221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