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子

说明书

【饮片名称】

枸杞子《神农本草经》

汉语拼音
Gouqizi

拉丁名
LYCII FRUCTUS

异名
枸杞红实《宝庆本草折衷》;
甜菜子《救荒本草》;
西枸杞《本草纲目》;
红青椒、枸蹄子《河南中药手册》;
枸杞果《河北药材》;
地骨子、枸茄茄《山西中药志》;
狗奶子《江苏植物志》;
红坠子、血枸子《中药材手册》;
枸地芽子《四川中药志》;
枸杞豆、血杞子《药材学》;
枸杞(天津)。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 Lycium barbarum L. 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宁夏。夏、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热风烘干,除去果梗,或晾至皮皱后,晒干,除去果梗。本品气微,微甜。以粒大、色红、肉厚、质柔润、籽少、味甜者为佳。生用。

【药性】

性味
甘,平。

归经
归肝、肾经。

【功效】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临床应用】

肝肾阴虚,精血不足,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本品甘平,入肝肾经,长于滋肾精,补肝血,为平补肾精肝血之品,《本草经疏》言其“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主治肝肾阴虚,精血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症,《寿世保元》单用熬膏服;治须发早白,与怀牛膝菟丝子何首乌等药配伍,如七宝美髯丹(《积善堂方》);治肝肾阴虚或精亏血虚之两目干涩,内障目昏者,常与熟地、山茱萸菊花等药同用,如杞菊地黄丸(《医级》)。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6~12g。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散、膏、酒剂。

【注意事项】

脾虚便溏者慎服。

【鉴别用药】

1.枸杞子当归
两者均有补肝血之功,均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但枸杞子性平,还具有补肾益精和明目之效,还可治疗肾精不足诸证;当归性温,主归心肝经,还具有调经,活血,润肠通便及止痛的功效,还可治疗心血亏虚的惊悸怔忡、血虚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津血亏虚的肠燥便秘及疼痛诸证等。
2.枸杞子菊花
两者均味甘归肝经而有益明目的作用,皆可治肝肾不足之目暗昏花。然菊花味辛苦性微寒,主入肺经,益阴力较小,功专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兼能平肝潜阳,主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疔疮肿毒,眩晕惊风。枸杞子甘平质润,又归肾经,为平补阴阳之品,且益阴力较强,长于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兼可润肺止咳,善治肾虚腰痛,遗精滑精,血虚萎黄、阴虚劳嗽、潮热盗汗。
3.枸杞子与熟地黄
两者均味甘归肝肾经,皆具滋补肝肾、填精益髄之功,同治一切精血亏虚之证,包括肝肾不足之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聋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以及血虚萎黄、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等。然枸杞子性平,滋补力较小,又长于明目,略兼助阳,且滋腻性较小,治上述诸证较轻或脾胃功能较弱者多用;熟地黄性微温质润,滋补力较强,又长于补血,为补血要药,且滋腻性较大,常与消导之砂仁陈皮同用以防其腻膈碍胃,治上述诸证较重或脾胃功能较强者宜用。

【化学成分】

主要含枸杞子多糖;生物碱类成分:甜菜碱,莨菪亭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枸杞多糖以葡萄糖(C6H12O6)计,不得少于1.8%;含甜菜碱(C5H11O2)不得少于0.30%。

【药理作用】

枸杞能显著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枸杞多糖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水煎剂能明显增加空斑形成细胞的数量,对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均具有调节作用;枸杞子还有抗化、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诱变、抗辐射、降血压作用;枸杞子浸出液对黄色葡萄球菌等17种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260-261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415-41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下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10-1719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1230-1234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