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石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孔雀石的概览。孔雀石又名玛息正扎,归类于藏药,孔雀石,本品为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的风化产物,系含铜硫化物氧化矿产生的易溶硫酸铜与方解石相互作用而成。或者是由碳酸水溶液作用的结果。常与蓝铜矿伴生,可清热。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孔雀石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玛息正扎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孔雀石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玛息正扎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孔雀石,本品为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的风化产物,系含铜硫化物氧化矿产生的易溶硫酸铜与方解石相互作用而成。或者是由碳酸水溶液作用的结果。常与蓝铜矿伴生。
- 出处: /
- 功效: 清热。
- 主治: 治黄水病、胬肉、秃发、睾丸病。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alachite.
- 药物分类: 矿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产于西藏、青海、湖北,其他各省区也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采得后,除去杂石,备用。
- 炮制方法: 用水飞法炮制时,可除去大部分密度小于孔雀石的矿物组分,同时也可除去矾类等水溶性成分;都有利于纯净药材。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属单斜晶系。单晶体呈柱状或针状,但极为少见。集合体,常呈钟乳状、放射 状或纤维状、胶状等。呈深绿色至鲜绿色。条痕浅绿色。玻璃光泽至金刚光泽,纤维状集合体呈绢丝光泽;结核状者光泽暗淡。硬度3.5~4。密度3.9~4.0g/cm3。性脆。以色绿、条痕色浅绿,钟乳状,无杂质者为佳。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1)本品水溶液加硫化氢,则生成硫化铜的黑色沉淀。 (2)本品与浓盐酸作用起泡沸腾,可区分于其他绿色铜的含氧盐矿物硅孔雀石、假孔雀石等。 (3)本品以火烧之,火焰呈天蓝色,置闭管中加热,则生微量水份。在木炭上燃烧,先爆炸变为黑色,终则熔成小铜球。 (4)本品遇酸类则溶解之呈绿色溶液。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内服后能刺激胃粘膜引起呕吐。因孔雀石中的铜,绝大部分在酸介质中溶出,故在胃内溶出后,即有催吐作用。外用能收缩粘膜血管,减少粘液分泌,并有杀菌作用。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