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菖蒲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藏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白菖蒲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秀斗嘎保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
-
出处:
/
-
功效:
强体力,壮肌肉。
-
主治:
治虚损、消瘦、痫症。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corus gramineus Soland.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30cm,根茎较短,横走或斜伸。叶线形,长20~30cm,狭、宽不足6mm,先端长渐尖,无中肋,平行脉多数,叶基对折,两侧有膜质叶鞘。叶状佛焰苞短,长3~9(~14)cm,为肉穗花序,长的1~2倍,有时更短于肉穗花序,狭窄,宽1~2mm,肉穗花序黄绿色,圆柱形,长3~9.5cm,径约3.5mm,果序增粗,可达1cm,果实黄绿色。本种和秀斗那保(菖蒲)近似,但植株矮小,叶较前者宽,无中脉;肉穗花序直径3~4mm,结果时粗达1cm。花期5~6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水旁湿地及石上。分布于西藏南部、甘肃、云南、陕西及江南各省区。各地常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本品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匀的环节,节间长0.2~0.8cm,具细纵纹,一面残留须根或网点状根痕;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其上有毛鳞状的叶基残余。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细胞。气芳香,味苦、微辛。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横切面:表面细胞外壁增厚,棕色,有的含红棕色物。皮层宽广,散有纤雏束及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叶迹维管束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成环,木化。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较少。纤维束及维管束鞘纤维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并含淀粉粒。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辛而甘,性温。
-
用法用量:
配方用,3~9g。
-
考证:
据《品珠本草》记载:菖蒲分黑、白二种。本品为白色种。
据查证与中药菖蒲为同种植物。详见藏菖蒲。
附藏菖蒲:
据《晶珠本草》中记载:菖蒲治消化不良,提升胃温,治炭疽、喉症。本品分为黑菖蒲、白菖蒲、次等菖蒲两种共四种。黑菖蒲有云苏都巴、冈丹等名,一寸黑菖蒲根有九个水波状环纹者,称徐达固贝拉,质佳,效好。白菖蒲有嘎尔保扎亚、加巴等名,分佳次两种。佳品断面白色,气味芳香,味甘、苦,形同黑菖蒲,质坚硬,节部微有蓝色光泽,功效滋补、益智。次品黑色。两种次等菖蒲,一种产自汉地的干旱山坡和坪滩,叶像大蒜叶,根白色,波纹同前述。一种为园中栽植称为萨努江巴,叶等同前述。《味气铁鬘》中记载:菖蒲辛、锐,功能增强记忆力,止溃疡,轻泻,引黄水。《明释三十章》中记载:“菖蒲温、燥平,功效化食,祛风,提升胃温。”让钩多吉说:“黑菖蒲发散瘟疫热,白菖蒲生肌。”《形态比喻》中记载:黑菖蒲生于水中;叶象稻苗,根有水波状环纹。味辛,效糙。
据初步考证:黑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 L.,白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 gramincus Soland.,其他两种次等菖蒲待查。
-
制剂:
/
-
选方:
白檀香、藏菖蒲、草木樨、川木香、小豆蔻、紫檀香、石花、甘松、芥菜子各30g。共研细粉,加芝麻油适量,制成丸剂,每丸重4~5g。早晚各用白糖送服1丸。治各种龙病,尤其对癫痫、痞瘤、疝气有良效。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1.镇静作用:用挥发油的1/6和1/3半数致死量可以减少小白鼠的自发活动,减弱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并可解除独居小鼠的攻击行为。此外还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
2.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弛缓肠管平滑肌痉挛作用。
3.其他作用:挥发油对小白鼠具有较强的降温作用,但没有镇痛作用。对某些真菌在试管内有抑制作用。石菖蒲煎剂在体外的筛选试验中,初步证明能杀死腹水癌细胞。对小白鼠的急性中毒,主要症状是抽搐。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