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

  • 音译名: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藏羚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牛科动物藏羚的角、喉头、睾丸、脂、血、肉等。
  • 出处: /
  • 功效: /
  • 主治: 藏羚角:治腹泻、月经不调、子宫血症、死胎不下等妇女病。 藏羚喉头:治活动瘿瘤。 藏羚睾丸(用山羊乳煮熟):治肾亏腰痛、腰曲、小便不利、肾病。 藏羚血:功能止泻,绝育。 藏羚肉:治邪病(精神病)。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antholops hodgsoni Abel.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体型中等。鼻端被毛;鼻孔大,鼻子膨胀部位于两侧,内有扩张囊。雄性吻部粗壮。蹄较小。雄性具一双直立的角,雌性无;除角尖处外,全角具有显著的横棱。全身毛厚密,毛直立,略脆。体背呈浅红棕色,向下逐渐转白色。雄性脸部黑色,雌性白色。耳内近似白色,耳背纯白色。四肢浅灰白色,前面有黑色或黑棕色纵纹。尾与体背同色。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栖息于海拔4000~6000m的高原地带。结群活动。夏季在山谷、草原地方生活;冬季迁往沟谷。以各种牧草为食。分布于西藏、青海,为青藏高原特有种。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捕杀后取藏羚羊角,烧炭,研细;喉头、睾丸、肉鲜用或晾干,研细;脂,鲜用;血,煮成块,晾干,研细。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藏羚羊角呈侧扁长圆柱形,较直,微呈S形弯曲。表面黑褐色,不透明,光滑。有微细纵走纹理,约占角长的1/3。角的下方3/3部分,在一侧有较明显隆起的环脊约16个,环脊间距离近相等,约2cm。角的基部横截面扁圆形,长径5cm,短径4cm,中央有白色骨塞,骨塞中央有一圆孔,横截面周圈不呈齿状,较光滑,与外面角鞘脱离。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1.横切面:组织呈波浪状,在角的尖端处波峰明显,隐约可见束的构造,呈三角形、月牙形,双凸透镜形甚至呈窄条状。逐渐向角基部,波浪渐渐平坦,束也逐渐变粗,呈椭圆形。束的密度20~120个/mm确良z(2),髓腔长径20~40~150μm,基本角质组织深棕色,细胞含多数深棕色色素颗粒,颗粒常排列成丝状。束内同心性皮层细胞2~3层,含有少量棕色色素颗粒。 2.纵切面:可见棕色基本角质组织与淡棕色的束,纵长相间排列。在角尖端部束不易察见,向基部则越明显,其中髓道也愈粗。镜检粉末深棕色,基本角质细胞呈亮棕色,内含深棕色色素颗粒,纵长排列成明显的棕色丝状。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藏羚角味咸,性平。藏羚血味甘、涩,性平。藏羚肉性平。
  •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
  • 考证: 《晶珠本草》载:藏羚角和黄羊角止泻,前者燎焦治培根、项瘿,止疼痛。死胎不能坠下,药用相思子、硇砂、苏门羚角,藏羚角,酒配合内服,再以旱獭洞口土热熨。
  • 制剂: /
  • 选方: 方一:下死胎方:相思子5g,硇砂5g,岩羊角5g,藏羚羊角5g。共为细末。日服3~5次,每服1g,酒冲服。功效下死胎。 方二:七味五味子散:五味子锁阳、车前、矮白蓝翠雀花、调料(寒症用干姜荜茇胡椒)、藏羚羊血、螃蟹甲,按疾病寒热加入药引,为止泻的良药。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