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藏羚的概览。藏羚又名作,归类于藏药,为牛科动物藏羚的角、喉头、睾丸、脂、血、肉等,可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藏羚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作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antholops hodgsoni Abel.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体型中等。鼻端被毛;鼻孔大,鼻子膨胀部位于两侧,内有扩张囊。雄性吻部粗壮。蹄较小。雄性具一双直立的角,雌性无;除角尖处外,全角具有显著的横棱。全身毛厚密,毛直立,略脆。体背呈浅红棕色,向下逐渐转白色。雄性脸部黑色,雌性白色。耳内近似白色,耳背纯白色。四肢浅灰白色,前面有黑色或黑棕色纵纹。尾与体背同色。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栖息于海拔4000~6000m的高原地带。结群活动。夏季在山谷、草原地方生活;冬季迁往沟谷。以各种牧草为食。分布于西藏、青海,为青藏高原特有种。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捕杀后取藏羚羊角,烧炭,研细;喉头、睾丸、肉鲜用或晾干,研细;脂,鲜用;血,煮成块,晾干,研细。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藏羚羊角呈侧扁长圆柱形,较直,微呈S形弯曲。表面黑褐色,不透明,光滑。有微细纵走纹理,约占角长的1/3。角的下方3/3部分,在一侧有较明显隆起的环脊约16个,环脊间距离近相等,约2cm。角的基部横截面扁圆形,长径5cm,短径4cm,中央有白色骨塞,骨塞中央有一圆孔,横截面周圈不呈齿状,较光滑,与外面角鞘脱离。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1.横切面:组织呈波浪状,在角的尖端处波峰明显,隐约可见束的构造,呈三角形、月牙形,双凸透镜形甚至呈窄条状。逐渐向角基部,波浪渐渐平坦,束也逐渐变粗,呈椭圆形。束的密度20~120个/mm确良z(2),髓腔长径20~40~150μm,基本角质组织深棕色,细胞含多数深棕色色素颗粒,颗粒常排列成丝状。束内同心性皮层细胞2~3层,含有少量棕色色素颗粒。 2.纵切面:可见棕色基本角质组织与淡棕色的束,纵长相间排列。在角尖端部束不易察见,向基部则越明显,其中髓道也愈粗。镜检粉末深棕色,基本角质细胞呈亮棕色,内含深棕色色素颗粒,纵长排列成明显的棕色丝状。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