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戟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藏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青海大戟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塔尔奴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青海大戟的根。
-
出处:
/
-
功效:
下泻时疫病。
-
主治:
治癣疹、皮肤疫疽。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Euphorbia kozlowii Prok.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直立草本,高13~30cm,内含乳汁。主根短,侧根细而弯曲。茎圆柱形,具棱槽,绿色,近根部带紫色,近于假二歧分枝。茎下部的叶互生,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1~2.7cm,宽0.6~1.3cm,先端钝圆,边缘具波状细锯齿,基部近心形而抱茎;茎上部的叶对生,近心形或宽卵形,长1.2~2.8cm,宽0.6~1.7cm,先端钝圆,边缘具波状细锯齿,基部心形而抱茎;顶端无花小枝上的叶矩圆形,长0.8~1.7cm,宽3~8mm,先端钝圆,边缘具波状细锯齿。花单性,雌花与雄花均无花被,同生于杯状总苞的中央;杯状总苞萼状,内面被柔毛,顶端5裂,裂片内弯,膜质,近矩圆状卵形,先端常浅2裂,边缘具睫毛,腺体5,具柄,与杯状总苞的裂片互生,椭圆形,黄褐色,中央下陷;腺体下有花瓣状瓣片5枚,先端具细齿,疏生柔毛;雄蕊长短不一,通常有部分雄蕊伸出腺体之上,花丝细圆柱形,上部具关节,被稀疏的细柔毛,顶端分叉着生2 黄色花药;雌花1 枚,由1 雌蕊组成,常伸出总苞而下垂,子房三角状椭圆形,表面平滑。种子椭圆形,长约3.5mm,宽约2mm,一侧有浅纵沟,一端中央具突起的种阜,表面灰黑色或淡栗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海拔3300~3500的草甸化草原。分布于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末采挖,除去根须,洗净,晾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本品根肥大,呈圆锥状,少分枝。顶端有茎基残留,表面棕褐色,有横沟和凹陷;质硬而脆,断面粉性,黄白色,间有黄色纹理。气微,味淡、辛。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粉末鉴别:土黄色。淀粉粒众多,单粒圆球形、类三角形、盔形,直径4~20μm,脐点明显,人字状、飞鸟状、点状、裂隙状,有时可见层纹。复粒由2~5分粒组成,以2~3粒为多。厚壁细胞无色,呈类圆形、类三角形、类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直径达51μm,壁不均匀增厚,4~10μm,非木化,孔沟较宽。木栓细胞淡黄色,常成片,表面观呈长方形、多角形,长102~151μm,宽40μm,壁稍厚,达10μm;断面观长方形,呈整齐栅状排列。导管主为网纹和梯纹导管,多破碎,微木化,直径25~37μm。木纤维单一,非木化,细长,扭曲,边缘不平整,直径10~20μm,壁厚约3μm,有单斜纹孔。可见无节乳管,淡黄色,直径7~21μm。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有毒。
《如意宝树》:性温、糙,化性重。
《形态比喻》:味辛。
《藏药配方新编》:味苦、辛,性温。有毒。
《新编藏医学》:味辛,性温。有毒。
《藏医百科全书》:味辛,性温、糙。有大毒。
-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6~9g。
-
考证:
《晶珠本草》记载:分大、小两种,本品为大者,又称塔尔庆,小者称为川吾、塔尔琼(原植物:钩腺大戟)。塔尔奴植株大,茎红色,长如箭杆,叶尖开花,花叶同色,果实中空,三枚聚生,根、茎、叶折断均流乳状白液。川吾泻胆病有特效,高处、低处皆生,株高四横指至一札,除植株大小有区别外,其他同塔尔庆。塔尔奴大、小两种应从沟脑雪地、向北急流的河边、大江岸上等三处采集,入药要去毒。《形态比喻》记载:塔尔奴阳坡、阴坡皆生,叶厚根茎粗,折断后有乳状白液,茎、花、果红色,味辛,为特效泻药,功效治癣疹。《如意宝树》记载:塔尔奴性糙、温,化性重,治皮肤疫疽。让钩多吉说:塔尔庆泻时疫病,塔尔琼为佐泻上品。
据考证,小者为钩腺大戟和高山大戟;大者即本品,其特征与《晶珠本草》记载相符。今各地藏医均使用大戟属的多种植物。《藏汉大辞典》译注为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只是少数地区使用。云南(迪庆)用大狼毒Euphorbia nematocypha Hand. -Mazz.。 西藏、青海、川西用本品。
-
制剂:
/
-
选方:
方一:六味荠菜散:荠菜200g,多刺绿绒蒿150g,青海大戟(炭)100g,草玉梅子(炭)150g,铁线莲(炭)150g,米花150g。粉碎成细粉,混匀,即得。可治吐食、吐血、吐水,用于呕吐。口服,每服2.5g,每日2~3次。
方二:大黄药散:牛黄160g,石灰华160g,红花85g,白檀香105g,红耳鼠兔粪190g,唐古特乌头135g,麝香45g,安息香95g,镰形棘豆245g,铁棒锤绒55g,铁棒锤155g。以上共研细粉,混匀,即得。有清热解毒,辟瘟除疠,消黄疸,疗湿热之功效。用于治疗三黑绕病、哇毛病、黄目瘟、昏厥瘟以及眩晕瘟病等症;此外,血胆病入于脉道等疾病,特别是热与疠之合并病,不论其未成熟或成熟,或原因不明之严重疾病,本方均具有疗效。
本方利用加减法,如使病平息者加羌活370g,使病泻出者加青海大戟370g。
-
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