礞石

说明书

【饮片名称】

礞石《嘉祐本草》

汉语拼音
Mengshi

异名
礞石、烂石、酥酥石《中药志》;
礞石《嘉祐本草》。

【来源】

本品为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或变质岩类蛭石片岩或水黑云母片岩。前者药材称青礞石,主产于江苏、湖南、湖北、四川;后者药材称礞石,主产于河南、河北。采挖后,除去杂石和泥沙。本品气微,味淡。青礞石以色黑绿,断面有星点者为佳;礞石以色黄、无杂质者为佳。砸成小块,生用或煅用。

【药性】

性味
甘、咸,平。

归经
归肺、心、肝经。

【功效】

坠痰下气,平肝镇惊。

【临床应用】

1.顽痰胶结,咳逆喘急
本品质重,功专坠降,味咸软坚,善于下气消痰,以治顽痰、老痰胶结,咳喘痰壅难咯,大便秘结者,常与沉香黄芩大黄等同用,如礞石滚痰丸(《景岳全书》)。
2.癫痫发狂,烦躁胸闷,惊风抽搐
本品既能攻消痰积,又能平肝镇惊,为治惊痫之良药。治热痰壅塞引起的惊风抽搐,《婴孩宝鉴》以煅礞石为末,用薄荷汁和白蜜调服。若痰积癫痫发狂,大便秘结者,亦可用礞石滚痰丸以逐痰降火定惊。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多入丸散服,3~6g;煎汤10~15g,布包先煎。

【注意事项】

1.阴虚燥痰者禁服。
2.本品重坠性猛,非痰热内结不化之实证不宜使用。脾虚胃弱,小儿慢惊忌用。孕妇慎用。

【妊娠及哺乳】

孕妇慎用。

【鉴别用药】

1.青礞石与煅青礞石
二者为青礞石的不同炮制品种,青礞石一般不生用。煅后质地酥松,便于粉碎加工,易于煎出有效成分。硝煅后可增强下气坠痰功效,多用于顽痰胶结,咳逆喘急,癫痫发狂,烦躁胸闷,惊风抽搐。
2.青礞石浮海石
二者均能降气化痰,皆可治痰壅气阻,宣降失司之咳喘胸满,痰多质黏等证,且常相须为用。但青礞石咸平质重,功专坠降,长于坠痰下气,平肝镇惊,善治顽痰、老痰胶固之证,以及癫狂、惊痫等。浮海石咸寒,功专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多用于痰热咳喘、瘰疬、瘿瘤。
3.青礞石礞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63-2010年版,均将礞石分为青礞石礞石两个品种收录。考据本草,《嘉祐本草》始载本品,这是青礞石一名首次出现。《本草纲目》有附图,为片状,有散在星状点,断面不平坦。可见古代所谓的礞石系指青礞石而言。清代黄庭镜《目经大成》是礞石一名首次出现。而作为独立的一味药材并以正名收录的始载于近代文献《药材学》,其性状特征为“黄色光泽”。两个品种基源不同,但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的描述完全相同,故常混用,统称为礞石,两者的临床应用亦可互参。

【化学成分】

礞石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铝、及结晶水;礞石主要成分为云母与石英,亦即主含、锰、铝、硅酸等与结晶水。

【药理作用】

礞石呈八面体配位的阳离子层夹在两个相同四面体单层间所组成,存在着静态电位差,故能促进阳离子交换,产生吸附作用,这是化痰利水作用机制之一。因含离子,故有泻下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207-208,232-233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2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1-75
4.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901-903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58-959
  • 饮片名称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妊娠及哺乳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