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

说明书

【饮片名称】

小茴香《新修本草》

汉语拼音
Xiaohuixiang

拉丁名
FOENICULI FRUCTUS

异名
蘹香《药性论》;
蘹香子《新修本草》;
茴香子《开宝本草》;
茴香、土茴香《本草图经》;
野茴香《履巉岩本草》;
大茴香《朱氏集验方》;
谷茴香、谷香《现代实用中药》;
香子《中国药用植物志》;
小香(《四川中药志》1960年)。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 Foeniculum vulgare Mill. 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内蒙古、山西。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本品气微香,味辛辣。以粒大饱满、色黄绿、香气浓者为佳。生用或盐水炙用。

【药性】

性味
辛,温。

归经
归肝、肾、脾、胃经。

【功效】

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临床应用】

1.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痛经,少腹冷痛
本品辛温,能温肾暖肝,散寒止痛。用治寒疝腹痛,常与乌药青皮高良姜等配伍,如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亦可用本品炒热,布裹温熨腹部。治肝气郁滞,睾丸偏坠胀痛,可与橘核山楂等同用;治肝经受寒之少腹冷痛,或冲任虚寒之痛经,可与当归川芎肉桂等同用。
2.脾胃虚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吐泻
本品辛温,能温中散寒止痛,并善理脾胃之气而开胃、止呕。《本草汇言》称其为“温中快气之药也”。治胃寒气滞之脘腹胀痛,可与高良姜香附乌药等同用;治脾胃虚寒,脘腹胀痛、呕吐食少,可与白术陈皮生姜等同用。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3~6g。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1.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2.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炒热温熨。

【注意事项】

1.本品辛散温燥,阴虚火旺者慎用。
2.本品在常规剂量下内服,未见不良反应。但有报道,有人接触茴香的气味后发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跳加快、逐渐意识朦胧,以至完全丧失,血压下降等症状,可引以为鉴。

【鉴别用药】

1.小茴香与盐小茴香
小茴香生用辛散,理气作用较强,长于温胃止痛,用于呕吐食少,小腹冷痛或脘腹胀痛,亦可用于寒疝疼痛。盐制小茴香辛散作用稍缓,专于下行,擅长温肾祛寒,疗疝止痛,用于疝气疼痛,睾丸坠痛,肾虚腰痛等。
2.同科植物莳萝 Anethum graveolens L. 的果实,曾在甘肃、广西及北京郊区县充当小茴香,应注意,不可混淆。

【化学成分】

主要含挥发油约3%~6%,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柠檬烯、葑酮、爱草脑、γ-松油烯、α-蒎烯、月桂烯等。另含脂肪油约18%,其脂肪酸中主要为岩芹酸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5%(mL/g);含反式茴香脑(C10H12O)不得少于1.4%,饮片不得少于1.3%。

【药理作用】

本品对家兔在体肠蠕动有促进作用;十二指肠或口服给药对大鼠胃液分泌及Shay溃疡和应激性溃疡胃液分泌均有抑制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汁固体成分增加;对豚鼠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能促进肝组织再生;另有镇痛及己烯雌酚样作用等。

【附药】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49-50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15-21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下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382-1386
4.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630-632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639-643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附药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