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盐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珍珠盐的概览。珍珠盐又名巴擦,归类于藏药,珍珠盐。是一种湖盐。它的成因目前尚缺一致的认识,认为是由于湖边风浪作用,石盐在岸边湖底由小到大滚动而成;认为是不饱和氯化钠的湖水溶蚀石盐阶地中的粗粒立方体结晶石盐而成:认为是在磨蚀和溶蚀双重作用下形成的;认为是在枯水季节,蒸发量大于补给量,湖水表面结晶出的石盐雏晶随波浪由波峰滚到波谷,互相粘结,像滚雪球似的愈滚愈大,当其体重小于湖水的密度时继续在湖面滚动,最后被浪击作用抛上岸边而成,可消瘿瘤、肉瘤。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珍珠盐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巴擦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珍珠盐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巴擦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珍珠盐。是一种湖盐。它的成因目前尚缺一致的认识,认为是由于湖边风浪作用,石盐在岸边湖底由小到大滚动而成;认为是不饱和氯化钠的湖水溶蚀石盐阶地中的粗粒立方体结晶石盐而成:认为是在磨蚀和溶蚀双重作用下形成的;认为是在枯水季节,蒸发量大于补给量,湖水表面结晶出的石盐雏晶随波浪由波峰滚到波谷,互相粘结,像滚雪球似的愈滚愈大,当其体重小于湖水的密度时继续在湖面滚动,最后被浪击作用抛上岸边而成。
- 出处: /
- 功效: 消瘿瘤、肉瘤。
- 主治: /
基原信息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咸,性温。 《新编藏医学》:味咸,性温。 《藏医百科全书》:味咸,性温。
-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1.5~5g。
- 考证: 《晶珠本草》记载:巴擦消瘿瘤、肉瘤。让钧多吉说:巴擦消瘿瘤、瘰疬,与羌地黑盐(江个擦那合)相同。本品产自西藏上部地区,状如砂糖团,咸味甚浓。产自羌地的,色红而黑,细腻,油润,松软,有光泽,状如混有紫硇砂(卡热擦)。产自各地石岩的,色白,味同前。 据《晶珠本草》记载,巴擦有三种,各地使用不一,有用碘盐、珍珠盐等,本品系根据青海省藏医院提供样品检验而定。
- 制剂: /
- 选方: 方一:新鲜喜鹊肉、黄花杜鹃花、胡椒、荜茇、干姜、珍珠盐、海螺(煅)。共研细末,一日3次,一次1.5g,治各种类型的瘿病。 方二:高山龙胆花、诃子、珍珠盐、獐牙莱、藏黄连、紫檀香、藏木香、茶绒、余甘子、西伯利亚紫堇、鱼、喜鹊肉、胡兀鹫喉头、狼喉头、鸬鹚喉头。共研细末,用各种动物喉头煎汁送服,连服一月,禁食酒肉之类,进食不可过饱,长期治疗,可以根治瘿病。
- 注意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