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

说明书

【饮片名称】

白薇《神农本草经》

汉语拼音
Baiwei

拉丁名
CYNANCHI ATRATI RADIX ET RHIZOMA

异名
葞、春草《尔雅》;
芒草(《尔雅》郭璞注);
白幕、薇草、骨美《名医别录》;
白微《本草纲目》;
白龙须《植物名实图考》;
龙胆白薇《药材资料汇编》;
山烟根子、拉瓜瓢、白马薇《全国中草药汇编》;
巴子根、甲根《青岛中草药手册》;
老君须(陕西、湖南、四川、贵州);
老虎瓢根(陕西、江苏);
婆婆针线包(贵州、云南);
白薇(上海)。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萝藦科植物白薇 Cynanchum atratum Bge. 或蔓生白薇 Cynanchum versicolor Bge. 的干燥根和根茎。主产于安徽、河北、辽宁。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切段。本品气微,味微苦。以根细长、心实、色淡黄者为佳。生用。

【药性】

性味
苦、咸,寒。

归经
归胃、肝、肾经。

【功效】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临床应用】

1.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温邪伤营发热
本品苦咸性寒,善入血分,有退虚热、凉血清热之功。治疗阴虚发热,骨蒸潮热,常配伍生地黄知母地骨皮等滋阴清虚热之品。治疗产后血虚发热,低热不退,常与当归人参等补益气血之品同用。治疗温热病后期,余热未尽,耗伤阴液,见夜热早凉者,常与生地、玄参青蒿等同用。
2.热淋,血淋
本品既能清热凉血,又能利尿通淋。治疗热淋,血淋,常与滑石车前子木通等利尿通淋之品配伍。
3.痈疽肿毒,蛇虫咬伤,咽喉肿痛
本品有清热解毒,消肿疗疮之功,内服或外用均可。治疗热毒疮痈,可单用捣烂外敷,或配伍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内服。治疗热毒壅盛咽喉肿痛,常与山豆根射干连翘清热解毒利咽之品同用。
4.阴虚外感
本品能清泄肺热而透邪,清退虚热而护阴,治疗阴虚外感,发热咽干,口渴心烦,常与玉竹薄荷淡豆豉等配伍,如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5~10g。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1.内服:煎汤,3~15g;或入丸、散。
2.外用:适量,研末贴;或用鲜品捣烂敷。

【注意事项】

1.本品苦寒,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
2.血分无热、阳气外越者慎用。

【鉴别用药】

白薇青蒿
两药均性寒入肝经,同能除骨蒸,退虚热,同可用治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热病后期阴伤发热等。然白薇味苦咸,凉血力强,又能利尿通淋,解毒疗疮,尤宜于热邪入营发热,经前发热,胎前产后烦热,血淋,热淋,痈肿疮毒等;而青蒿味辛芳香,又解暑热,除疟热,多用于外感暑邪,发热烦渴及疟疾寒热。

【化学成分】

主要含挥发油、强心苷,挥发油中主要为白薇素,强心苷中主要为甾体多糖苷。还含有糖类及脂肪酸类成分。

【药理作用】

本品有抗炎、解热、利尿等作用。水提取物有祛痰、平喘作用。对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所含白薇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白薇皂苷能增强心肌收缩,减慢心率。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15-116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37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下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502-1505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406-408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