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

说明书

【饮片名称】

五倍子《本草拾遗》

汉语拼音
Wubeizi

拉丁名
GALLA CHINENSIS

异名
盐麸叶上毬子《日华子本草》;
百仓虫、文蛤《开宝本草》;
附子《现代实用中药》;
漆倍子(四川);
红叶桃(浙江);
旱倍子、乌盐泡(湖北)。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 Rhus chinensis Mill.、青麸杨 Rhus potaninii Maxim. 或红麸杨 Rhus punjabensis Stew. Var. Sinica (Diels) Rehd.et Wils. 叶上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 Melaphis chinensis (Bell) Baker 寄生而形成。主产于四川、贵州、陕西、河南、湖北。秋季采摘,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表面呈灰色,杀死蚜虫,取出,干燥。按外形不同,分为“肚倍”、“角倍”。本品气特异,味涩。以个大,完整,壁厚,色灰褐色者为佳。生用。

【药性】

性味
酸、涩,寒。

归经
归肺、大肠、肾经。

【功效】

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

【临床应用】

1.肺虚久咳,肺热痰嗽
本品酸涩收敛,性寒清降,入肺经,既能敛肺止咳,又能清肺降火,适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因本品又能止血,故尤宜于咳嗽咳血者。治肺虚久咳,常与五味子罂粟壳等药同用;治肺热痰嗽,可与瓜蒌黄芩、浙贝母等药同用。治热灼肺络、咳嗽咳血,常与藕节白及等药同用。
2.久泻久痢
本品酸涩入大肠经,有涩肠止泻之功。用治久泻久痢,可与诃子五味子等同用,以增强涩肠止泻痢之功。
3.自汗,盗汗
本品功能敛肺止汗。治自汗、盗汗,可单用研末,与荞面等分作饼,煨熟食之;或研末水调敷肚脐处。也可与其他收敛止汗药配伍。
4.遗精,滑精
本品入肾经能涩精止遗。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者,常与龙骨牡蛎等同用。
5.崩漏,便血痔血,外伤出血
本品有收敛止血作用。治崩漏,可单用,或与棕榈炭、血余炭等同用;治便血、痔血,可与槐花地榆等同用,煎汤内服或熏洗患处。
6.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本品外用能收湿敛疮,且有解毒消肿之功。治湿疮流水、溃疡不敛、疮疖肿毒、肛脱不收、子宫下垂等,可单味或配合枯矾研末外敷或煎汤熏洗。
7.此外,本品也可用治消渴。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3~6g。外用适量。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1.内服:煎汤,3~10g;研末,1.5~6g;或入丸、散。
2.外用:适量,煎汤熏洗;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

1.外感风寒或肺有实热之咳嗽,以及积滞未清、湿热内蕴之泻痢不宜使用。
2.服用五倍子大量可引起胃肠道刺激、腐蚀,特别在空腹时可导致疼痛、呕吐、下泻或便秘;极大量时可引起灶性肝细胞坏死。

【鉴别用药】

1.五倍子五味子
两者不仅名称相似,且功用亦相近,均味酸收敛,有敛肺止咳、敛汗、涩精止遗涩肠止泻的作用,都可用于肺虚久咳、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等症。然五倍子性寒,又具清肺降火及收敛止血之功,可治肺虚久咳、肺热咳嗽、崩漏下血、便血、尿血及外伤出血等;其外用能解毒消肿、收湿敛疮,可治疮疡肿毒,皮肤湿烂等症。而五味子性温,滋肾益气、生津止渴、宁心安神,可治肺肾虚喘、津伤口渴及心悸失眠等证。概言之,五倍子五味子的功能相近,但五倍子性偏寒,功专收敛,又能降火,而无滋养之功;五味子性偏温,酸敛之中,尚有滋养之性。
2.五倍子乌梅
二药均为收涩药,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之功,用于肺虚久咳及久泻、久痢。但五倍子酸涩收敛,性寒,寒能清热,既能敛肺止咳,又有清热降火,故既能用于肺虚久咳,又能用于肺热痰嗽,还具有固精止遗,敛汗止血之功,用于遗精滑精,自汗盗汗,崩漏下血或便血痔血。乌梅酸、涩,平,还具有安蛔止痛,生津止渴之功,用于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四肢厥冷的蛔厥病证及虚热烦渴。

【化学成分】

主要含鞣质:1,2,3,4,6-五-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3-O-二没食子酰基-1,2,4,6-四-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等。还含有没食子酸、脂肪酸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鞣质不得少于50.0%,含鞣质以没食子酸(C7H6O5)计不得少于50.0%。

【药理作用】

没食子酸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与皮肤,黏膜的溃疡面接触后,其组织蛋白质即被凝固,造成一层被膜而呈收敛作用;腺细胞的蛋白质被凝固引起分泌抑制,产生黏膜干燥;神经末梢蛋白质的沉淀,可呈微弱的局部麻醉现象。与若干属、生物碱苷类形成不溶解化合物,因而用作解毒剂。对小肠有收敛作用,可减轻肠道炎症,止腹泻。此外,尚有抑菌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68-69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427-42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99-1104
4.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61-1266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1262-1264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