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皮

说明书

【饮片名称】

石榴皮《名医别录》

汉语拼音
Shiliupi

拉丁名
GRANATI PERICARPIUM

异名
石榴壳《雷公炮炙论》;
石榴酸实壳《名医别录》;
石榴皮《肘后方》;
酸榴皮《本草纲目》;
西榴皮《闽东本草》。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石榴科植物石榴 Punica granatum L.的干燥果皮。主产于陕西、四川、湖南。秋季果实成熟时收集果皮,晒干。本品气微,味苦涩。以皮厚,色红棕者为佳。切块,生用或炒炭用。

【药性】

性味
酸、涩,温。

归经
归大肠经。

【功效】

涩肠止泻止血,驱虫。

【临床应用】

1.久泻,久痢,脱肛
本品酸涩收敛,入大肠经,能涩肠止泻痢,为治疗久泻久痢之常用药。可单用煎服,或研末冲服;亦可与肉豆蔻诃子等药同用。若配伍人参黄芪升麻等药,可治久泻久痢而致中气下陷脱肛者。
2.便血,崩漏,带下
本品酸涩,能收敛止血收涩止带。治便血,可单用煎服,或配伍地榆槐花等药。治崩漏及妊娠下血不止者,可与当归阿胶艾叶炭等药同用。治白带过多,可与海螵蛸白果芡实等同用。
3.虫积腹痛
本品有杀虫作用,治疗蛔虫、蛲虫、绦虫等虫积腹痛,常与槟榔使君子等同用。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3~9g。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1.内服:入丸、散剂。入汤剂生用,入丸、散剂多炒用。
2.外用:适量,煎水熏洗,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

泻痢初起、邪气壅盛者不宜使用。

【鉴别用药】

1.石榴皮石榴皮
石榴皮味酸涩性温,归胃、大肠经,具有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的作用,可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生石榴皮长于驱虫,涩精,止带,多用于虫积腹痛,滑精,白带,脱肛。炒炭后收涩力增强,多用于久泻,久痢,崩漏。
2.石榴皮石榴根皮
二药均有涩肠止泻、固崩止血和杀虫的作用,常用于久泻久痢、滑脱不禁、便血崩漏、虫积腹痛等。虽传统上二者功用相似,但临床上涩肠止泻多用果皮,驱蛔杀虫多用根皮。且石榴根皮有毒性,服后对胃有刺激,故胃病患者宜慎用。
3.石榴皮乌梅
两药均酸涩收敛,有涩肠止泻、固崩止血作用,用于久泻,久痢,崩漏下血。但石榴皮偏涩,涩肠止泻、固崩止血之效优于乌梅。且石榴皮能驱虫,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病。而乌梅偏酸,能敛肺止咳、安蛔止痛、敛阴生津,可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证,蛔厥腹痛,呕吐,以及虚热消渴等。
4.石榴皮诃子
二药均入大肠经,能涩肠止泻,用于久泻,久痢,脱肛。但石榴皮酸涩,性温,尚有杀虫、止带、止血的作用,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病及带下、崩漏等。诃子苦酸涩,性平,尚能入肺经,既能敛肺下气止咳,又能清肺利咽开音,用于肺虚久咳、失音。
5.石榴皮槟榔
二药均具有杀虫的作用,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然石榴皮酸、涩,温,还具有涩肠止泻、固崩止血的作用,可用于久泻、久痢、脱肛、便血、崩漏等。槟榔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还具有消积导滞,行气利水之功,可用于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痢疾里急后重及水肿、脚气肿痛等。

【化学成分】

主要含鞣质:石榴皮鞣质、2,3-O-连二没食子石榴皮鞣质等。还含石榴皮碱、伪石榴皮碱、异石榴皮碱、没食子酸、鞣花酸、异槲皮苷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鞣质不得少于10.0%,含鞣花酸(C14H6O8)不得少于0.30%。

【药理作用】

石榴皮所含鞣质,具有收敛作用。盐酸石榴碱对绦虫有杀灭作用。石榴皮煎剂有抑菌、抗病毒作用。石榴皮醇提物能提高抗化能力指数。此外,还有保肝,调节免疫、抑制胃酸分泌、抗胃溃疡等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97-98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429-43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30-1234
4.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73-1275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1267-1268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