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

说明书

【饮片名称】

虎杖《名医别录》

汉语拼音
Huzhang

拉丁名
POLYGONI CUSPIDATI RHIZOMA ET RADIX

异名
蒤《尔雅》;
大虫杖《药性论》;
苦杖《本草拾遗》;
酸杖、斑杖《日华子》;
苦杖根、杜牛膝《本事方》;
酸桶笋《救荒本草》;
斑庄根《滇南本草》;
酸杆、斑根、黄药子《植物名实图考》;
地榆《分类草药性》;
酸通、雄黄连《天宝本草》;
蛇总管《岭南采药录》;
大活血、紫龙《南京民间草药》;
酸汤秆、黄地榆、号筒草《贵州民间方药集》;
斑龙紫《中医药实验研究》;
红贯脚《陆川本草》;
阴阳连《南宁市药物志》;
活血龙、猴竹根、锁王《浙江民间草药》;
大叶蛇总管《广东中草药》;
九龙根(苏医《中草药手册》);
茄子、斑草、搬倒甑《陕西中草药》;
九股牛、大接骨《云南中草药名录》;
老君丹《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 的干燥根茎和根。主产于华东、西南。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本品气微,味微苦、涩。以切面色黄者为佳。生用。

【药性】

性味
微苦,微寒。

归经
归肝、胆、肺经。

【功效】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

【临床应用】

1.湿热黄疸,淋浊,带下
本品苦寒,有清热利湿之功,治湿热黄疸,可单用本品煎服,亦可与茵陈黄柏栀子等配伍;治湿热蕴结膀胱之小便涩痛,淋浊带下等,《姚僧垣集验方》以此为末,米饮送下;也可与车前子泽泻猪苓等药同用。
2.痈肿疮毒,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本品入血分,有凉血清热解毒作用。治疗热毒蕴结肌肤所致痈肿疮毒,以虎杖根烧灰贴,或煎汤洗患处;若烧烫伤而致肤腠灼痛或溃后流黄水者,单用研末,香油调敷,亦可与地榆冰片共研末,调油敷患处;若治毒蛇咬伤,可取鲜品捣烂敷患处,亦可煎浓汤内服。
3.经闭,癥瘕,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本品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治瘀阻经闭、痛经,常与桃仁延胡索红花等配伍;治癥瘕,《千方》以本品与土瓜根、牛膝合用;治疗风湿痹痛,可与威灵仙徐长卿络石藤等药同用;治跌打损伤疼痛,可与当归乳香没药等配伍。
4.肺热咳嗽
本品既能苦降泄热,又能化痰止咳,治肺热咳嗽,可单味煎服,也可与浙贝母枇杷叶苦杏仁等配伍。
5.此外,本品还有泻热通便作用,可用于热结便秘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9~15g。外用适量,制成煎液或油膏涂敷。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1.内服:浸酒或入丸、散。
2.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事项】

1.孕妇慎用。
2.另有报道本品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肝、肾损伤,故肝、肾功能不正常者慎用,且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

【妊娠及哺乳】

孕妇慎用。

【鉴别用药】

虎杖金钱草
两者同属利湿退黄常用药,均主归肝胆,都能清热利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等,常相须为用;又都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治疮疡肿毒之证。但虎杖善于活血通经,清肺化痰,泻下通便,用治血滞经闭,风湿痹痛,跌打肿痛,肺热咳嗽,热结便秘等。而金钱草既善清肝胆之火,又能除下焦湿热,有较好的利尿通淋,清热排石之功,为治淋要药,尤为通淋排石要药,适用于砂石淋、热淋、尿涩作痛等,肝胆结石应用效果亦佳。

【化学成分】

主要含游离蒽醌及蒽醌苷类成分: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6-羟基芦荟大黄素等;二苯乙烯苷类成分:虎杖苷等。还含多糖及氨基酸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大黄素(C15H10O5)不得少于0.60%,含虎杖苷(C20H22O8)不得少于0.15%。

【药理作用】

本品有泻下、祛痰止咳、降压、止血、镇痛作用。煎液对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多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某些病毒亦有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217-218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06-207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8-345
4.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589-593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591-596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妊娠及哺乳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