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子

说明书

【饮片名称】

黄药子《滇南本草》

汉语拼音
Huangyaozi

异名
黄药《鬼遗方》;
苦药子《圣济总录》;
山慈姑钱吊虾蟆《植物名实图考》;
红药子《四川中药志》;
黄独根《江西草药》;
苦卡拉、蓑衣包、黄狗头(《滇南本草》整理本);
苦茅薯《云南药用植物名录》;
零余子、黄狗子《全国中草药汇编》;
猴姜七、毛卵砣《万县中草药》;
钱吊葫芦(江西);
钱吊蛋、黄山药(广东、广西);
秤陀(浙江);
狗嗽、土芋(福建)。

【来源】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黄独 Dioscorea bulbifera L. 的干燥块茎。主产于湖南、湖北、江苏。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根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本品气微,味苦。以片大,外皮色棕褐,切面色黄者为佳。生用。

【药性】

性味
苦,寒,有小毒。

归经
归肺、肝、心经。

【功效】

化痰散结消瘿,清热凉血解毒。

【临床应用】

1.瘿瘤
本品苦寒泄降,功擅化痰软坚,散结消瘿,为治痰火互结所致瘿瘤之要药。《斗门方》治项下气瘿结肿,单以本品浸酒饮;亦可与海藻牡蛎等配伍。现代常用于治疗多种甲状腺肿大。
2.疮疡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本品苦寒入血分,能凉血降火解毒。治疮疡肿毒,常与金银花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药配伍,也可单用捣烂外敷;用于热毒咽喉肿痛,常与射干山豆根大青叶等同用;用于毒蛇咬伤,则与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重楼等同用内服或外敷。近年来常用本品配伍薏苡仁山慈菇等,用治消化系统及甲状腺肿瘤,有一定效果。
3.此外,本品还有凉血止血作用,可用于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咳血等;并兼有止咳平喘作用,亦可治咳嗽、气喘、百日咳等。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4.5~9g。外用适量,研末涂敷患处。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1.煎服,5~15g;研末服,1~2g。或浸酒。
2.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磨汁涂。

【注意事项】

本品有毒,不宜过量使用。如多服、久服可引起吐泻腹痛等消化道反应,并对肝肾有一定损害,严重者出现黄疸,故脾胃虚弱及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毒性】

本品有小毒。常规剂量服用黄药子制剂后,也有可能出现口干、食欲不振、恶心、腹痛等消化道反应。服用过量可引起口、舌、喉等处烧灼痛,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瞳孔缩小,严重者出现黄疸。其直接毒性作用,是该药或其代谢产物在肝内达到一定浓度时干扰细胞代谢的结果,大量的有毒物质在体内蓄积可以导致急性肝中毒,最后出现明显黄疸、肝昏迷,也有因窒息、心脏停搏而死亡。

【鉴别用药】

黄药子山慈菇
二者均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皆可治痈疽疔毒,瘰疬痰核及癥瘕痞块。然黄药子苦寒,尤善化痰散结消瘿,以治瘿瘤为主。山慈菇解毒散结力胜,善治痈疽疔毒、癥瘕痞块。

【化学成分】

主要含二萜类成分:黄独素A~D等。还含皂苷、鞣质和淀粉等。

【药理作用】

黄药子对缺所致的动物甲状腺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水煎剂或醇浸物水液对离体肠管有抑制作用,而对未孕子宫则有兴奋作用。水煎剂体外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醇浸膏对单纯疱疹病毒有较强的对抗作用。甲醇总提取物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抗炎效果存在着一定的量效关系。黄药子能直接抑制心肌,醇浸物水液的抑制作用较水煎剂强。黄药子素A、B、C以及薯蓣皂苷等均具有抗肿瘤作用,尤其对甲状腺肿瘤有独特的疗效。此外,流浸膏有止血作用,黄药子多糖还有降血糖作用。

【参考文献】

1.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17-31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下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103-2107
3.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906-908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52-955
  • 饮片名称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毒性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