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姑

  • 音译名: 比摇扁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山慈姑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比摇扁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铜仁地区
  • 药材来源: 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的假鳞茎。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 主治: 主治痈疽恶疮,瘰疠结核,咽痛喉痹,蛇虫咬伤。 (1)《湖南药物志》:“(用于)皮肤皲裂,跌打肿痛,淋巴结结核。” (2)《湖南中草药志》:“用于食道癌,痔疮。” (3)《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解毒,软坚化瘀,治瘰疬,无名肿毒,肺脓疡,疔疮,跌仆损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remastra variabilis (Bl.) Naka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m(D.Don)Makino 地生草本植物,假鳞茎聚生,近球形,粗1~3cm。顶生1叶,很少具2叶;叶片狭椭圆形,长达20~35cm,宽4~8cm,先端急尖,基部收窄为柄。花葶侧生于假鳞茎顶端,直立,粗壮,通常高出叶外,疏生2枚筒状鞘;总状花序疏生多数花;花偏向一侧,紫红色;花苞片狭披针形,等长于或短于花梗(连子房);花被片呈筒状,先端略开展;萼片和花瓣近相等,倒披针形,长3.5cm左右,中上部宽约4mm,先端急尖;唇瓣近匙形,与萼片近等长,基部浅囊状,两侧边缘略向上反折,前端扩大并3裂,侧裂片狭小,中裂片长圆形,基部具1个紧贴或多少分离的附属物;合蕊柱纤细,略短于萼片。花期5~6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及林下阴湿处。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及山西、陕西、甘肃、贵州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洗净,蒸后,晾至半干,再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假鳞茎呈不规则扁球形或圆锥形,长1.8~3cm,膨大部直径1~2cm。顶端渐突起,具叶柄痕或花葶痕,基部脐状,有须根或须根痕;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凹凸不平,有皱纹或纵沟纹,膨大部分有2~3条微突起的环节,节上有的具鳞叶干枯腐烂后留下的丝状维管束。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灰白色,略呈粉性(加工品表面及断面呈黄白色,角质)。气微,味淡,带粘性。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其内有2~3列厚壁细胞,淡黄色,基本薄壁细胞类圆形,含粘液质或淀粉粒。淀粉粒单粒,圆球形、半圆球形或类长圆形,偶有2~3分粒组成的复粒,直径12~72μ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位于中央,层纹不明显(加工品淀粉粒已糊化)。近表皮处薄壁细胞中多含草酸钙针晶束,长70~150μm,维管束外韧型,散在。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甘、微辛,性寒;小毒。入热经。 (1)《贵州中草药名录》:“味甘,微辛,性寒。” (2)《湖南药物志》:“辛、涩、甘、凉。”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皮肤皲裂鲜杜鹃兰假鳞茎捣烂敷,或切开成两半搽患处。(《湖南药物志》) 2.治食道癌山慈姑、公丁香各9g,柿蒂5个,水煎服。(《湖北中草药志》)
  • 注意事项: 正虚体弱者慎服。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杜鹃兰全草含杜鹃兰素(cremas-tosine)Ⅰ和Ⅱ[1]。
  • 药理作用: 降压作用:杜鹃兰素Ⅱ犬静注15μg/kg可降低血压5.19kPa(39mmHg),降压作用持续30分钟以上[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Fujisawa Pharmaceutical Co Ltd.C A,1982,97:44310h 药理 [1]Fujisawa Pharmaceutical Co C A,1982,97.44310h 现代临床研究 [1]屠伯言,等.江苏中医杂志,1980,(3):33 [2]马吉福.浙江中医杂志,1989,(6):246 [3]刘长江,等,中华肿瘤杂志,1984,6(6):450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