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说明书

【饮片名称】

蜈蚣《神农本草经》

汉语拼音
Wugong

拉丁名
SCOLOPENDRA

异名
蝍蛆《庄子》;
《尔雅》;
吴公《广雅》;
天龙《本草纲目》;
百脚《药材学》;
百足虫、千足虫《山东药用动物》。

【药材图片】

【来源】

本品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松 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 的干燥体。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江苏。春、夏二季捕捉,用竹片插入头尾,绷直,干燥。本品气微腥,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微咸。以条宽、腹干瘪者为佳。去竹片,洗净,微火焙黄,剪段用。

【药性】

性味
辛,温;有毒。

归经
归肝经。

【功效】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临床应用】

1.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㖞,半身不遂,破伤风
本品性温,性善走窜,通达内外,有比全蝎更强的息风止痉及搜风通络作用,二者常相须为用,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痉挛抽搐。若治小儿撮口,手足抽搐,可配全蝎钩藤僵蚕等。治疗破伤风,角弓反张,多配伍天南星防风等。
2.风湿顽痹,顽固性偏正头痛
本品有较强的搜风、通络止痛作用,常与独活威灵仙川乌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药同用,治疗顽痹疼痛。对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偏正头痛,可与天麻川芎僵蚕等配伍。
3.疮疡,瘰疬,蛇虫咬伤
本品有毒,能以毒攻毒,味辛又能散结。《拔萃方》以之与雄黄猪胆汁配伍制膏,外敷治疗恶疮肿毒。若与茶叶共为细末,外敷治疗瘰疬溃烂;此外,还可用治虫蛇咬伤。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
3~5g。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
1.内服:研末,0.5~1g;或入丸、散。
2.外用:适量,研末撒、油浸或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1.孕妇禁用。
2.过敏体质者忌用。
3.血虚生风者慎用。
4.个别病人用蜈蚣可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可用抗组织胺药、镇静剂及可的松类激素治疗。

【妊娠及哺乳】

孕妇禁用。

【毒性】

1.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蜈蚣所含有毒成分具有溶血作用,并能引起过敏反应。大量蜈蚣能使心肌麻痹,并能抑制呼吸中枢。
2.中毒及解救:
(1)中毒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不省人事、心跳缓慢、呼吸困难、体温下降、血压下降等。出现溶血反应时,尿呈酱油色、排黑便、并出现溶血性贫血症状。出现过敏者,全身皮肤出现红色粟粒样皮疹,瘙痒难忍,目赤肿痛,羞明流泪,眼睑可见粟粒样脓点,伴发热、胸闷、纳差等,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另有服用蜈蚣粉致肝功能损害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者。
(2)中毒原因:一是用量过大,二是过敏体质者出现过敏反应。故应严格掌握剂量,过敏体质者忌用。
(3)中毒预防:①在应用蜈蚣之类含蜂毒的药材时应十分慎重,严格遵循其使用范围及使用方法,要严格掌握剂量,用较大剂量时应从常量渐增,注意个体差异。②诊断中切不可忽视患者的体质及个体差异,应详细询问其病史、既往史、过敏史。有过敏史者禁用,出现过敏反应则以抗组胺及糖皮质激素类治疗,其他中毒反应宜对症治疗为主。③对于连续用药者,更应加强其监护,以防发生体内蓄积中毒。④应对患者普及中药知识,加强用药常识的宣传,以增强患者对中药毒性的认识,不可自行购药,或随意加大其用量,更不可盲目偏信中药无毒论,以防对身体造成伤害。⑤建议处方中蜈蚣的剂量应准确至克,坚决摒弃传统“条”的计量方式,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鉴别用药】

蜈蚣全蝎
二者均有息风镇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适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蛇虫咬伤等。然蜈蚣力猛性燥,善走窜通达,息风镇痉功效较强,攻毒疗疮,通痹止痛效佳。全竭性平,息风镇痉,攻毒散结之力不及蜈蚣

【化学成分】

主要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和溶血性蛋白质。还含有脂肪油,胆甾醇,蚁酸,组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糖类、蛋白质,以及、锰、多种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抗惊厥、抗炎、镇痛、抗肿瘤、抗心肌缺血、抑菌、改善微循环、延长凝血时间、降低血黏度等作用。并有溶血和组织胺样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372-373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56-357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下册):精选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396-2401
4.张廷模,彭成.中华临床中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004-1010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1053-1055
  • 饮片名称

  • 药材图片

  • 来源

  • 药性

  • 功效

  • 临床应用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妊娠及哺乳

  • 毒性

  • 鉴别用药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

相关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