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鹊肾树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假鹊肾树的概览。假鹊肾树又名卖央蒿。,归类于傣药,为桑科植物假鹊肾树的树皮或叶,可法火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假鹊肾树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卖央蒿。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假鹊肾树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卖央蒿。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德宏)
- 药材来源: 为桑科植物假鹊肾树的树皮或叶。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法火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
- 主治: 主治“拢达儿”(腮腺、领下淋巴结肿痛),“沙把哦勒”(各种出血症),“哈勒”(吐血),“习哦勒”(便血),“把办哦勒”(外伤出血),“阻伤”(跌打损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seudostreblus indica Bur.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假鹊肾树 Pseudostreblus indica Bur. 常绿乔木,高达15m。有白色乳汁,流出后变黑带黏性,有清淡香味。树皮灰褐色,外层皮厚约6mm,粗粉质,内层皮薄,纤维质。单叶互生,有柄;叶片革质,长椭圆形、长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6~15cm,宽2~4cm,先端急尖或渐尖,全缘,侧脉多数,细而密,水平伸展,先端在近叶缘处成闭锁网状。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排成腋生短聚伞花序,花被5片,有缘毛;雄蕊5个,对被,花药内垂,中央有退化子房遗迹;雌花单牛叶胞或雄花序上,花被同雄花,子房卵状球形,有2分枝被毛柱头。果近球形,包藏于宿存增大的花被内。花期秋冬季,果期5~12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600~1400m的沟谷林中。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取树皮晒干备用,叶用鲜品。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树皮为不规则扭曲状,长短宽狭不一。外表面灰褐色或褐色,枝皮可见互生叶痕。内表面淡黄棕色,有纵纹。体轻,质韧,纤维性较强,不易折断。易纵向裂开。断面纤维性。气微,味苦、辛。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