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唇花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冠唇花的概览。冠唇花又名芽杆甭,归类于傣药,为唇形科植物冠唇花的根、叶,可理气止痛,补上消食。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冠唇花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药物运用......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芽杆甭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冠唇花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芽杆甭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西双版纳》
- 药材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冠唇花的根、叶。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理气止痛,补上消食。
- 主治: 主治“短旧”(腹内痉挛剧痛),“拢接崩短赴,冒开亚毫”(胃脘胀痛,不思饮食)。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icrotoena insuavis (Hance) Prain ex Dunn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冠唇花 Microtoena insuavis(Hance) Prain exDunn 直立草本,高1~2m,全株有香气。茎四方形,被短柔毛。叶对生,卵形或阔卵形,边缘有粗锯齿,基部阔楔形,下延至叶柄而成狭翅,两面被疏柔毛。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萼钟形,萼齿5,近相等而后齿稍大;花冠二唇形,上唇盔状,褐色或紫色,下唇黄色,平展,先端3裂;雄蕊4。小坚果卵形,腹面具棱,背圆,褐色。花期10~12月,果期12月或翌年1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600~1000m的林下、林缘开阔草丛中。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根、叶,洗净切碎,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