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花茄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旋花茄的概览。旋花茄又名帕利,归类于傣药,为茄科植物旋花茄的根和叶,可清人解毒,止咳化痰,消肿止痛,降逆止呕,敛疮收口。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旋花茄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帕利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olanum spirale Roxb.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旋花茄 Solanum spirale Roxb. 亚灌木。茎直立,绿色,圆形,嫩枝略有棱,具白色皮孔。单叶互生,有时两叶对生于枝的一侧,椭圆形,长15~18cm,宽2.5~8cm,先端短尖,全缘,基部渐狭下延成叶柄,叶柄长2~3cm。聚伞花序螺旋状,对叶生或腋外生;花白色,花柄长约1cm;花萼杯状,长约2.5mm,5浅裂;花冠筒短,裂片5,长卵状披针形;雄蕊5,花药黄色;子房卵形。浆果球形,直径3~4mm,成熟时黄色。花期夏季,果期冬季。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500~2200m的河边沙滩、村边、路旁。分布于湖南、广西、贵州和云南。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切碎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微香,性寒。入水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根或叶10~2O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含漱,或煎水洗。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兵哇皇唉”旋花茄根15g,黄毛山牵牛根15g。泡于冷开水中内服。 2.治“乎糯乎年”旋花茄根15g,黄毛山牵牛根15g。煎汤内服。(1、2方出自景洪市傣医波为三验方) 3.治“拢沙龙接火,说哦”旋花茄叶15g,煎汤含漱。 4.治“列哈”旋花茄根10g,磨于米汤内服。(3、4方出自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5.治“兵洞飞暖龙”,“洞贺”旋花茄叶、黑心树叶、臭茉莉叶、番石榴叶各等量,煎水外洗。另取旋花茄根晒研粉,撒于疮疡溃烂处。(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香验方)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叶含澳洲茄胺(solasodine)[1],番茄烯胺(tomatidenol),15α一羟基番茄烯胺(15α-hydroxytomatidenol),雅姆皂苷元(yamogenin)[2]。根含26,28一断茄啶-5,22(28)二烯一3,16-二醇(etioline)[2],还含生物碱[3]。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