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秧泡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傣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栽秧泡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麻胡勒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西双版纳)、(德宏)
-
药材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栽秧泡的根。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泻,利胆退黄。
-
主治:
主治“找沙龙接火,说凤令兰”(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拢沙龙接喉”(牙痛),“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接短鲁短,拢蒙沙嘿”(腹痛腹泻,赤白下痢),“拢案答勒”(黄疸)。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Rubus ellipticus Smith var. obcordatus (Franch. ) Focke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栽秧泡 Rubus ellipticus Smith var.obcorda-tus(Franch.) Focke 又名:黄锁梅《滇南本草)。 披散状小灌木,高1.5~3m。茎、叶柄和叶轴均被红棕色柔毛,并有倒钩刺和较密的褐色刚毛。三出复叶,互生,小叶片阔倒卵形或倒心形,中央小叶较大,长4.2~5.5cm,宽4.6~6cm,先端截形或圆形,通常凹入,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绿色,沿叶脉具细柔毛,下面粉绿色,密被白色细绒毛;总叶柄长1.6~2.5cm;托叶针形,长约3mm。花成密生的聚伞花序,白色或淡红色,直径7~10mm;萼片 5,阔卵形,两面有毛;花瓣5,倒卵形;雄蕊多数;花托几顶生。聚合果球形,橘黄色,小核果具1种子。花期春季,果期4~5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300~2000m的山坡路旁、林缘灌丛。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鲜品随用随采。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酸、涩,性温。入水、土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泡酒,100g。外用:适量,煎汤含漱。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拢沙龙接火,说凤令兰”栽秧泡根20g,大苦凉菜根20g,艾纳香10g,臭灵丹根15g。煎服。(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2.治“拢沙龙接喉”栽秧泡根适量,煎水含漱。(勐海县傣医岩顿囡验方)
3.洽“拢梅兰申”栽秧泡根100g,泡入1000ml酒中,每次服10~20ml。(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4.治“接短鲁短,兵水兵勒”栽秧泡根30g,煎汤内服。(景洪市傣医波的应验方)
5.治“拢案答勒”栽秧泡根30g,十大功劳30g,大黄藤20g,车前草15g。煎服。(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
-
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