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木瓜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番木瓜的概览。番木瓜又名麻贵沙保,归类于傣药,为番木瓜科植物番木瓜的果实及根、叶,可健胃,通气血,止疼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番木瓜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麻贵沙保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arica papaya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番木瓜 Carica papaya L. 软木质小乔木,高达8m。全株有乳汁。茎不分枝,有螺旋状排列的粗大叶痕。叶大,聚生茎顶,有长1叶柄,长常超过60cm,中空;叶片近圆形,常7~9深裂,直径可达60cm,裂片羽状分裂。花乳黄色,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排成长达1m下垂的圆锥花序,花冠下半部合生成筒状;雌花单生或数朵排成伞房花序,花瓣5,分离,柱头流苏状。浆果大,长圆形,长可达30~40cm,熟时橙黄色;果肉厚,黄色或黄红色,内壁着生多数黑色种子。花期全年。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低热河谷、热坝区。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南部均广泛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果实全年可采,生食或熟食,或切片晒干;根、叶多鲜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果实长椭圆形或瓠形,长15~25cm,直径7~12cm;表面黄棕色或深黄色,有十条浅纵槽。果皮肉质,有白色浆汁。种子多数,椭圆形,外方包有多浆、淡黄色的假种皮,长6~7mm,直径4~5mm,种皮棕黄色,具网状突起。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青果合多量水瓜蛋白酶(Papain)。果实含蔗糖(sucrose),转化糖等糖类,大量果胶,少量包括酒石酸(tarta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在内的有机酸,维生素(vitamin) B1、B2、C,多种胡萝卜素(carotenoids)类化合物;果实乳汁及种子含微量番木瓜碱(carpaine);种子尚含旱金莲苷(ghcotropaeo-lin),叶含番木瓜碱,伪番木瓜碱(pseudocapaine)以及大量胆碱(choline)。另含皂苷,番木瓜苷(carposide)。其他尚含微量生物碱:烟碱(nicotine),可铁林(cotinine),米喔斯明(myosmine)。种子经酶水解产生异硫氰酸苄酯(henzyl isothiocyanate)[1]。
- 药理作用: 1.蛋白酶作用 木瓜蛋白酶能帮助蛋白消化,亦可腹腔注射防治黏连,木瓜蛋白酶水溶液可溶解小血块,也能溶解黏稠的脓。未成熟果实的浆汁在炭疽病灶中能消化损伤组织,而健康组织不受影响。因此木瓜蛋白酶可用于有坏死组织的创伤及慢性中耳炎,用作溶解白喉伪膜以及烧伤时酶性清创。木瓜蛋白酶是有效的抗原,无论吸入、内服、注射及局部应用均能发生过敏[1]。 2.抗生育作用 番木瓜种子氯仿提取物给雄性大鼠灌服能明显抑制副睾尾精子活力[2]。雄性大鼠长期给番木瓜种子水提取物,无论灌服或肌注,都能引起大鼠可逆的不育作用,而对性欲及毒理学方面无不良反应[3]。 3.抗肿瘤作用 番木瓜碱对淋巴性白血病L1210具有强烈的抗癌活性,对淋巴性白血病P388和艾氏腹水癌则有适度抗癌活性[1]。 4.抗菌和抗寄生虫作用 番木瓜的肉、种子、果浆以琼脂平皿法试验,显示可抗多种肠道病原菌[4]。番木瓜乳液可抑制白念珠菌生长[5]。番木瓜碱有杀灭阿米巴原虫的作用,浆汁及木瓜蛋白酶用于驱除绦虫、蛔虫及鞭毛虫。从种子分离出的异硫氰酸苄酯有驱蛔作用[1]。 5.其他作用 静注木瓜蛋白酶可引起组胺释放,延长凝血时间,发生休克,果浆中获得的蛋白质有显著的抗凝作用。番木瓜碱可引起家兔血压下降[1]。番木瓜碱能降低大鼠心脏搏出量和心脏功能[6]。番木瓜碱抑制猫、兔及豚鼠肠管平滑肌,果实的浆汁对豚鼠子宫有明显的加强收缩作用[1]。 6.毒性 番木瓜碱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对小鼠及兔子中毒末期引起轻度痉挛,中毒死因主要是呼吸麻痹与心脏功能障碍[1]。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