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稻根

  • 音译名: 哈毫糯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糯稻根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哈毫糯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糯稻的根茎及须根。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调补水土,清火解毒,消肿止痛,凉血止血
  • 主治: 主治“冒开亚毫”(不思饮食),“拢沙龙接火,说风令兰”(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拢沙龙接喉改板,哦勒”(牙龈肿痛,出血),“兵洞飞暖龙”(疔疮痈疖脓肿)。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Oryza sativa L. var. glutinosa Matsum.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糯稻 Oryza sativa L.var.glutinosa Mat-sum. 一年生草本。秆直立,丛生,高约1m,中空,有节,有分(薛木)。叶具叶鞘,无毛,与节等长或下部者较长;叶舌膜质而较硬,披针形,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长0.8~2.5 cm,幼时具明显的叶耳;叶片线形,扁平,长 30~60 cm,宽0.6~1.5 cm,粗糙,叶脉明显。圆锥花序疏松,成熟时向下弯垂,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长圆形,通常带褐紫色,长 6~8 mm,每小穗仅具 1可育花,不育花外稃锥刺状,无毛;可育花外稃硬纸质,具5脉,遍被细毛或稀无毛,无芒或有芒;内稃3脉,亦被细毛;鳞被2枚,卵圆形,长约1mm;雄蕊6,花药长约2mm,花丝细弱;子房长圆形,光滑,花柱2,柱头羽毛状。颖果长圆形,饱满,平滑。种子白色,具明显的线状种脐。煮熟后黏性较大。花期7~8月,果期8~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我国南方各地均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糯稻成熟收割后,挖取根茎及须根,洗净,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全体集结成疏松的团块。上端有多数分离的残茎,茎圆柱形,中空,长 2.5~6.5 cm,外包数层灰白色或黄白色的叶鞘;下端簇生多数须根。须根细长而弯曲,直径约 1m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表皮脱落后显白色,略具纵皱纹。体轻、质软。气微,味淡。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少数残存,壁略木栓化,棕黄色。皮层宽广,外皮层细胞与表皮细胞上下交错排列;下方为1列小形木化厚壁细胞,4~6角形;其内为多列薄壁细胞,放射状排列,多数细胞分离解体,形成大的气腔,仅有细胞壁残存,近内皮层的薄壁细胞小而排列整齐;内皮层细胞侧壁和内壁木化增厚。中柱鞘为1列薄壁细胞;初生木质部多原型,韧皮部束位于木质部弧角间,后生木质部有5个大导管,木纤维发达。髓部细胞壁厚,木化。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甜,性凉。入水、土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根 20~30 g。外用:适量,烧炭研末,调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冒开业毫”糯稻根 20 g,煎汤内服。 2.治“拢沙龙接火,说凤令兰”,“拢沙龙接喉改板,哦勒”糯稻根 30 g,水林果根 20 g。煎汤内服。 3.治“兵洞飞暖龙”糯稻根适量,烧炭研粉,水调敷患处。(1~3方出自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