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裂角茴香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藏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节裂角茴香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巴尔哇打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罂粟科植物节裂角茴香的全草。
-
出处:
/
-
功效:
清热,解毒。
-
主治:
瘟热病、血热病、中毒热症。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Hypecoum leptocarpum Hook.f.et Thoms.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7~31cm,略有白粉。直根粗,其上有多数须根。茎多数,由基生叶丛抽出,长短不一,铺散地面,上部斜开分枝繁多。基生叶多数,铺散地面,长6~20cm,叶柄长2~14cm,基部扁平而扩展;叶片蓝绿色,光滑,矩圆形,二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3~6对,具短柄或无柄,轮廓卵形,二回羽状细裂,小裂片披针形或狭倒卵形,宽0.3~1.6mm;茎生叶小,具短柄,向上渐无柄。花季3~7条,高7.5~38cm;花小,排列为二歧聚伞花序;具轮生苞片,苞片卵形或倒卵形,二回羽状全裂,向上逐渐变小,至最上部者为线形;苞片2,狭卵形,全缘,光滑;花瓣4,淡蓝色或白色,长6~9mm,外面二片较大,宽倒卵形,全缘,端带紫色;内面两片较小,约三中裂,中央裂片船形或椭圆形,侧裂片长卵形;雄蕊4,分离,与花瓣对生,花丝丝状,茎部加宽,黄褐色,花药卵形黄色,雄蕊长约5mm ,宽约1mm;子房圆柱形1室,胚珠多数,生于2侧膜胎座上,柱头2裂。蒴果细长条形,长2~3cm,成熟时在每2种子之间分裂而成十数小节。种子扁平,阔倒卵形。花期6~8月,果期8~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1700~4300m的田边地梗、山坡、沟底、草原、草甸或砂砾地上。产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山西、陕西、新疆、内蒙古及阿富汗、中亚、吉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等地亦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另一近缘种角茴香H.erectum L.常混同本品入药。外形似本种,主要区别为叶片轮廓倒披针形,三回羽状细裂,小裂片条形,花葶1~10,有白粉,花黄色,花瓣外面2片呈扁伏倒卵形,内面2片楔形,三裂近中部。蒴果成熟时裂为2瓣。
-
采收加工:
6~8月采集全草。洗净泥土,晾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本品为长短不一的破碎全草。根圆柱或圆锥形,长5~10cm,直径2~4mm;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具纵皱,根头部罕见横环纹;质硬而脆;断面不平坦,皮部白色,木部黄白色。茎圆柱形,多扁缩,直径1~2mm;表面光滑,绿色或黄绿色,具纵棱;质脆易折,断面中空。基生叶多数,皱缩成团,叶片多破碎,完整者展开后二回羽状全裂。偶见花果,蒴果条形。气微味苦。以色绿、气微香、味苦者为佳。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1.茎(直径1.5~2.5mm)横切面:表皮为1列外壁增厚的细胞,皮层细胞内含大量叶绿体。中柱鞘细胞壁微木化,两维管束之间细胞较大,少数细胞具纹孔。维管束外韧型,8~10个排列成环,木质部多呈三角形。髓部多中空。
2.根(直径5mm)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多破碎或脱落。皮层十数列扁平细胞,内含少量淀粉粒。韧皮部较宽,形成层不明显,导管单个或数个成群,呈放射状排列,木质部射线2~4列。
粉末鉴别:类绿色。导管多网纹、环纹,偶见具缘纹孔,直径20~45μm。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5~6个,果实粉末中含大量油滴及草酸钙方晶。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取节裂角茴香粗粉2g,加0.5%盐酸乙醇溶液20ml,在水浴上回流10min,滤过,滤液在水浴上蒸干,加热水20ml溶解,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氨水调至pH8~9,再加氯仿20ml,强烈振摇,萃取后,分取氯仿层,再加热酸水(pH3~4)20ml,萃取,收集酸溶液供以下试验。
1.取酸溶液1ml,加碘化铋钾试液数滴,即发生橘红色沉淀。
2.取酸溶液1ml,加碘化汞钾试液数滴,即发生白色沉淀。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苦,糙,凉,锐。
-
用法用量:
独味汤常用量1~2g。配方适量。
-
考证:
《蓝琉璃》中记载:“叶梗绿色、硬果角如莲状,花白色,种子状如门域小豆。”《晶珠本草》记载:本品“清热解毒,治瘟病时疫。”《味气铁鬘》记载:“节裂角茴香性糙、凉、锐。”《自然之底》称:“节裂角茴香清血热。”《图鉴》称:“节裂角茴香生长在腐植黑土和肥沃的荒地、畜圈地附近。叶小,青色,平铺地面。花白色,花瓣4片,状如贝壳相聚。角果细长,尖裂,种子细小状如小米粒。味苦,性凉。功效解毒,治瘟病时疫。”
-
制剂:
/
-
选方:
翼首草95g,莪大夏65g,角茴香120g,红花50g,檀香50g,麝香3g,榜嘎65g,铁棒锤幼苗120g,石灰华50g,牛黄35g,渣训膏50g,安息香85g。共研细粉。气香,味苦、涩。清热解毒,用于一切瘟疫病。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水提取液,浓度1∶1,对乙型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