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球花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黄球花的概览。黄球花又名山黄广,归类于傣药,为豆科植物大叶球花豆的根皮和叶,可祛风除湿,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敛疮排脓。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黄球花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山黄广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黄球花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山黄广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豆科植物大叶球花豆的根皮和叶。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祛风除湿,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敛疮排脓。
- 主治: 主治“拢沙龙接喉”(牙痛),“拢达儿,”(腮腺、颌下淋巴结肿痛),“兵洞飞暖龙”(疔疮痈疖脓肿)。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arkia leiophylla Kurz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大叶球花豆 Parkia leiophylla Kurz 乔木,高15~20m。二回羽状复叶,长约30cm或更长,具40~60枚羽片,小叶8O~16O枚,条形,长7~1Omm,宽约2mm,呈镰形弯曲,先端钝,边缘有毛。花细小,多数,排列成头状花序;上部的花为两性花,黄色或红色,下部为雄花或不育的中性花,白色或红色;花萼管状,裂齿5;花瓣5,线状匙形;雄蕊10,常和花冠贴生。果为荚果,线形,长30~35cm,果瓣于种子着生处明显肿胀,致荚果微呈念珠状。种子椭圆形,黑色,坚硬。果期4~5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500~1200m的河边、溪边、荒地。分布于云南南部(景洪、勐腊)。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挖根取皮,洗净切碎晒干备用;鲜品随用随采。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