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间碧竹

  • 音译名: 埋闪罕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黄金间碧竹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埋闪罕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黄金间碧竹的茎。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清火解毒,利胆退黄。
  • 主治: 主治“拢案答勒”(黄疸),“拢沙约贺冒”(眩晕),“拢牛”(小便热涩疼痛)。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Bambusa vulgaris Schrad. var.striata Gamble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间碧竹 Bambusa vuiraris Scdrad.var.striata Gamble 乔木型竹,丛生;秆直立,高6~15m,直径4~6cm,节间圆柱形,鲜黄色间以绿色的纵条纹,长20~25cm。箨片直立,卵状三角形或三角形,背面具凸起的细条纹,无毛或被极稀少的暗棕色刺毛,腹面脉上密被前向、贴生、暗棕色的短硬毛,尤以近基部的脉上为甚,顶端边缘内卷而成钻状,箨鞘草黄色,具细条纹,背部密被暗棕色、贴生、前向的短硬毛,毛易脱落,两肩高起,略成圆形;箨耳近等大,暗棕色,上举,边缘被波形繸毛,箨舌长约1.5mm,边缘具细齿或条裂;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9~22cm,宽1.8~3cm,顶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近截平,两面无毛,脉间具不明显的小横卧。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荒地等潮湿处。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地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四季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微苦、甜,性温。入土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50g。外用:50~20Og,煎水洗。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拢案答勒”黄间碧竹30g,三丫苦30g,十大功劳30g,竹叶兰30g,大黄藤15g,定心藤30g。煎汤服。(景洪市傣医波温囡验方) 2.治“拢沙约贺冒”黄间碧竹20g,煎服。(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 3.治“拢牛”黄间碧竹30g,车前草20g,野芦谷根30g。煎汤内服。(景洪市傣医波温囡验方)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