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叶山小橘

  • 音译名: 比郎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五叶山小橘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比郎
  • 民族药名出处: 《云南植物志》、(景洪市)
  • 药材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五叶山小橘的根或叶。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补土健胃,除风通血止痛。
  • 主治: 主治“多温多约帕雅来,冒米想”(体质虚弱多病,乏力),“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拢蒙沙喉”(风湿热痹证,肢体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阻伤”(跌打损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Glycosmis pentaphylla (Retz.)Correa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五叶山小橘 Glycosmis pentaphylla(Retz.)Correa 灌木或小乔木,高1.5~5m,幼枝嫩时被褐色绒毛,后逐渐退离,但在幼芽及技腋内不脱落,幼枝稍压扁。叶通常5小叶或1~3小叶,小叶片长圆形或狭长圆形,中脉两侧常不对称,长8~24cm,宽2.5~7cm,顶端渐尖或短尖而钝头或尖头,基部狭楔尖,时有偏斜,叶缘具有小而明显的疏锯齿,两面无毛,仅在叶背中脉上具有十分疏少柔毛,纸质,叶脉仅在叶背浮凸,叶柄长5~6mm,基部略增大。花序生于叶腋内,狭聚伞圆锥花序,长6(3)~15(25)cm,花轴细弱,幼时被锈色短绒毛;苞片及小苍片细小,卵形,端尖,外面被毛,长不及2mm,花梗极短或几无;萼浅杯状,萼片5,卵状三角形,长宽约1mm,外面被微柔毛;花蕾圆球形或倒卵形,花瓣5,近于覆瓦状排列,长圆形,长4~5mm,宽2mm,白色或淡黄色,具红色腺点;雄蕊10枚近等长,两侧压扁,顶端针状,花药广椭圆形,药隔背面小部有圆形腺点,在顶部也有腺点一颗;花柱棒状,比子房细,无明显柱头,花盘盘状,环形,于房近球形,其上密被腺点。果圆球形直径8~9mm,粉红色或橘红色,外果皮密被腺点,薄而脆,顶端留有凸起的球状花柱。花期8月,果期翌年2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540~1100m的低山热带丛林。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耿马、双江、勐定。国外分布于印度东北、老挝、缅甸、泰国及越南西北部。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集根,切片晒干;叶多鲜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谈,性平。入四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根15~30g;或泡酒饮。外用:时适量,捣烂敷,或煎水洗。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多温多约帕雅来,冒米想”五叶山小橘50g,蔓荆叶50g,黑心树叶50g,小叶臭黄皮50g,三丫苦50g。煎水外洗。(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 2.治“拢梅兰申”,“拢蒙沙喉”五叶山小橘根30g,大麻疙瘩20g,大叶钩藤30g,飞龙掌血20g,苏木30g,雷公藤20g。泡酒外擦。(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岩罕单验方) 3.治“阻伤”五叶山小橘30g,苏木30g,黑皮跌打30g,鸭嘴花根30g,云南五味子藤30g,大麻疙瘩30g。泡酒外擦;或研细粉,炒热加酒,外包患处。(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