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肚树

  • 音译名: 麻烘亮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佛肚树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麻烘亮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佛肚树的根。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调补水血,补土健胃,清火解毒,涩肠止泻,凉血止血
  • 主治: 主治“哪勒多约,冒米想”(面黄肌瘦,乏力),“冒开亚毫”(不思饮食),“接短鲁短,拢蒙沙嘿”(腹痛腹泻,赤白下痢),“拢牛,优哦勒”(小便热涩疼痛,尿血)。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Jatropha podagrica Hook.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佛肚树 Jatropha podagrica Hook.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单干或少分枝,茎部膨大为球形,高0.5~1.5m。叶痕大;托叶撕裂状有腺体;叶片盾状,近圆形,长10~25cm,3~5裂,基部截头状或浑圆,背面粉绿;叶柄与叶等长。聚伞花序顶生,具长柄,分枝短,肥厚,小枝与花均为红色;萼片长约2mm;花瓣长圆状倒卵形,长约7mm。蒴果椭圆形,长1.3~1.8cm。花期5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备用,或用鲜品。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涩,性凉。入水塔、土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哪勒多约,冒米想”,“冒开亚毫”佛肚树根10g,白檀根10g。煎汤内服。(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 2.治“接短鲁短,拢蒙沙嘿”佛肚树根10g(去皮,切片烤黄),生紫胶5g。煎汤内服。或佛肚树根10g(去皮,切片烤黄),木瓜根15g(烤黄)。煎汤内服。(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3.治“拢牛,优哦勒”佛肚树根10g,煎汤内服。(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香验方)
  • 注意事项: 浆液有毒,慎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种子含油46%,其中主要脂肪酸是棕榈酸(palmitic acid)9%,油酸(oleic acid)11%,亚油酸(linoleic acid)77%[1]。树浆液中分得佛肚树环肽(podocycline)A和B,前者为环九肽,后者为环七肽[2]。另分得大环二萜:佛肚树环萜醇(japodagrol)[3]。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