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渣叶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布渣叶的概览。布渣叶又名锅麻管,归类于傣药,为椴树科植物破布叶的根、叶,可清火,凉血止血,降逆止呕,涩肠止泻。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布渣叶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锅麻管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icrocos paniculata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破布 Microcos Paniculata L. 灌木或小乔木,高3~12m。树皮灰黑色。单叶互生,叶柄粗壮,长约1.5cm;托叶线状披针形,长为叶柄之半;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卵形,纸质或薄革质,长8~20cm,宽4~10cm,先端短渐尖,常破裂,基部渐窄,末端钝圆,边缘有不明显的小锯齿,幼叶下面被星状柔毛,基出脉3条。枝顶及上端叶腋抽出圆锥花序,由多个具3花的小聚伞花序所组成,被灰黄色短毛及星状柔毛;苞片披针形;花柄短小;萼片长圆形,长约5mm;花瓣5,较萼片短,长圆形,淡黄色。核果近球形,长约1cm,无毛。花期夏秋季。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300~1000m的路边灌木丛中。分布于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叶,晒干备用;根随用随采。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状长圆形或卵形,长8~18cm,宽;1~8cm,黄绿色或黄棕色,先端渐尖,基部钝圆,边缘具细齿。基出脉3条,叶柄长7~12mm,叶脉及叶柄有毛茸。气微,味淡、微涩。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