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蕨

  • 音译名: 故望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王冠蕨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故望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槲蕨科植物岩姜蕨的根茎。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清火原血止血涩肠止泻,祛风利水,止痛。
  • 主治: 主治“哈勒”(吐血),“崩兰,接短鲁短”(胃溃疡,腹痛腹泻),“接腰,乎糯乎年”(腰痛,耳鸣耳聋),“拢牛”(小便热涩疼痛),“阻伤”(跌打损伤),“拢蒙沙喉”(风湿热痹证,肢体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兵洞烘洞飞暖”(皮肤瘙痒,斑疹,疥癣,湿疹),“麻想兰”(缠腰火丹)。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seudodrynaria coronans ( Wall. ) Ching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岩姜蕨 Pseudodrynaria coronans(Wall.)Ching 多年生附生大丛草本,高达1m以上。根茎带肉质,粗厚,横走,密被鳞片,鳞片棕色,长条形,有睫毛。叶簇生,叶片硬革质,有光泽,长圆披针形,中部宽15~25cm,向下窄缩成翅状柄,近基部处稍变阔而呈心形,中部以上深羽裂,裂片条形,宽2~3.5cm,先端渐尖,全缘,叶脉两面明显,下面粗凸,网状,网眼有单一或分叉的内藏小脉。孢囊群生于靠近侧卧的网眼上边和内藏小脉的交叉点上,长圆形,成熟时呈断条形,无盖。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附生于海拔100~1900m的雨林、季雨林中树上、岩石上。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冬、春季采挖,除去叶片及泥沙,晒干或蒸熟后晒干,用火燎去毛茸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微涩,性平。入水、风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用水磨汁擦。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哈勒”,“崩兰,接短鲁短”王冠蕨20g,木棉树皮15g,旱莲草15g。煎服。(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2.治“接腰,乎糯乎年”,“拢牛”王冠蕨20g,土牛膝根15g,甘草5g。煎服。(勐海县傣医岩吨囡验方) 3.治“阻伤,拢蒙沙喉”王冠蕨25g,白花丹15g,鱼子兰10g。煎服。(景洪市傣医波为三验方) 4.治“兵洞烘洞飞暖”,“麻想兰”王冠蕨适量。磨水外擦。(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香验方)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其他少数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