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豆蔻
- 基本信息
- 基原信息
- 药物运用
- 现代研究
- 其他藏药推荐
- 其他少数民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白豆蔻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苏麦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果实。
-
出处:
/
-
功效:
温补肾阳,滋生胃火。
-
主治:
治肾病、胃病。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约2m。根茎粗壮,棕红色,茎基叶鞘绿色。叶片卵状披针形长60cm,宽12cm,顶端尾尖,两面光猾无毛,近无柄;叶舌圆形,长7~10mm,叶鞘口及叶舌密被长粗毛。穗状花序自近茎基处的根茎上发出,圆柱形,稀为圆锥形,长8~11cm,宽4~5cm,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苞片;苞片三角形,长3.5~4cm,麦秆黄色,具明显的方格状网纹,小苞片管状,一侧开裂;花萼管状,白色微透红,外被长柔毛,顶端具三齿,花冠管与花萼管近等长,裂片白色,长椭圆形,长约1cm,宽约5mm;唇瓣椭圆形,长约1.5cm,宽约1.2cm,中央黄色,内凹,边黄褐色,基部具瓣柄;雄蕊下弯,药隔附属体三裂,长约3mm;子房被长柔毛。蒴果近球形,直径16mm,白色或淡黄色,略具钝三棱,有7~9条浅槽及若干略隆起的纵线条,顶端及基部有黄色粗毛,果皮木质,易开裂为三瓣,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直径约3~4mm,暗棕色,种沟浅,有芳香味。花期5月,果期6~8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沟阴湿处。中国云南、广东有少量引种栽培。原产柬埔寨、泰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爪哇白豆蔻功效同白豆蔻。与白豆蔻的区别点:外果皮细胞形较大,长20~40μm,宽约12μm;中果皮薄壁组织较厚,石细胞壁较薄。种子的表皮细胞形较小,长12~40μm,宽8~20μm;油细胞长方形,排列较整齐,长60~100μm,宽60~80μm。
-
采收加工:
多于果实即将黄熟但未开裂时采集果穗,去净残留的花被和果柄后晒干;或再用硫黄熏使果皮漂白。用时除去果皮,取种子打碎。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果实类球形,稍扁,直径1.2~1.7cm;表面乳白色至淡黄色,具浅纵槽纹3条及不显著的钝棱线3条,纵槽纹间有纵的隆起线(维管束)5条,顶端有凸起的柱基,中央呈空洞状,基部有稍凸起的圆形果柄痕,柱基及果柄痕的周围均有棕色绒毛。果皮木质而脆,易裂开,内表面色淡有光泽,可见凹入的维管束纹理。果实3室,中轴胎座,每室有种子7~10粒,纵向排列于中轴胎座上。种子呈不规则多面形,背面稍隆起,直径3~4mm,外被类白色膜状假种皮;种皮灰棕色,表面有细致的波纹;种脐呈圆形的凹点,位于腹面的一端。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1.果皮横切面:外果皮为一列扁长方形薄壁细胞,长25~60μm,高约8μm。中果皮薄壁细胞类圆形、长圆形,内侧有外韧型维管束,维管束外侧为纤维群,呈半月形,维管束间有1~4列石细胞断续成带,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壁孔明显。内果皮为一列长方形薄壁细胞,排列整齐。
2.种子横切面:种子表皮细胞为一列径向略延长的细胞,长40~90μm,宽10~40m,壁较厚,外壁被透明角质层;下皮为1~2列薄壁细胞,充满棕色色素;油细胞一列,较大,类长方形,径向60~80μm,切向40~100μm,排列整齐;其内色素层为2~4列充满色素的薄壁细胞。内种皮为一列较小的类长方形石细胞,长16~20μm,宽10~20μm,内壁特厚,胞腔偏于外侧,含类圆形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充满细小淀粉粒,并含少数细小草酸钙棱晶;内胚乳细胞及胚细胞中含细小糊粉粒。
粉末鉴别:种子粉末淡棕色。表皮细胞甚长,直径18~58μm,完整者长358~662m,壁较厚。下皮细胞长方形,与表皮细胞垂直排列,内含深浅不一的红棕色色素。油细胞较大,略呈方形或长方形,常与表皮及下皮细胞相重迭。内种皮石细胞层碎片红棕色,细胞细小,呈多角形(顶面观),壁厚,胞腔内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呈长多角形,充满细小淀粉粒,集结成团;有细小菱形、方形或柱形结晶。假种皮细胞狭长,壁薄,含有细小颗粒状、球形或方形草酸钙结晶。气香,味辛辣。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辛而苦,性温。
《味气铁鬘》:性轻,化性温。
《甘露之滴》:性温、燥。
《释难》:味苦、辛。
《新编藏医学》:味辛而苦,性温。
《藏医百科全书》:味辛、苦,性温、轻。
-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3~6g。
-
考证:
《晶珠本草》记载:苏麦治肾寒病。分上、下两品。上品称为苏嘎卡麦、埃拉察毛、埃拉孜、质贝质、赛达尔锐。产自印度的,一根针粗的树枝上结着白色三角形荚果五十多粒,角尖弯如铁钩。种仁三角形,扁平,有锉纹突起,气味芳香。上、下品的鉴别方法:果实色略白,皱纹清晰,外皮棕灰色,气味浓,无白色粉末者为上品。果实大,饱满,气味浓,产自大海彼岸者为上品。气味淡,果实小而细,产自贝达地方者为下品。表皮平滑,果实中等大小,产自玛拉亚地方者为中品。果壳开裂,果实滚动,为成熟者,质佳。果实柔软,不易开裂,为未成熟者,质次。《味气铁鬘》记载:苏麦性轻,化性温。《甘露之滴》记载:苏麦温、燥,治胃病。《形态比喻》记载:苏麦似成熟的荞麦粒。《八支》记载:苏麦有粗、细两种,粗者果实大而长,比细者长约三倍,表面无皱纹,果仁椭圆形;细者果实表面皱纹明显,果仁三棱形。《释难》记载:苏麦状如草果(藏药名:嘎果拉),比其略小,三角形,上端微小,下端稍细,内白色,干燥,味苦、辛,气味芳香者功效较好。《形态比喻螺眼》记载:苏麦卵圆形,有棱。
据调查,各地藏医大都以白豆蔻或小豆蔻作为“苏麦”入药,认识基本一致。也有部分地区采用益智仁或砂仁入药。
以往藏医所用的豆蔻有印度豆蔻(小豆蔻)Elettaria cardamomum L.、长形小豆蔻Eletta-ria major Smith.、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白豆蔻Amomumkravanh Pierre ex Gagnep.等。前三种国内不产,需进口。为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在性味、功效相同的情况下,建议多使用白豆蔻,因而收载为白豆蔻。在西藏墨脱地区调查时发现当地还使用西藏大豆蔻Hornstedtia thibetica T.L.Wu &r Senjen,四川德格地区也有使用红豆蔻Alpinia galanga Willd.的。根据《晶珠本草》等书记载和各地用药习惯,白豆寇或小豆蔻为苏麦的上品,益智仁和砂仁为苏麦的下品,其形态特征均与《晶珠本草》记载相符。据诸书记载,上、下品的性味、功效,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可同等入药。
关于白豆蔻的学名国内文献报道较混乱,一般曾定为Amomum cardamomum L.或A.repens Sonner,据查此为小豆蔻的异名,而白豆蔻的正确学名应白豆蔻。因而,藏医曾用的小豆蔻一般指白豆蔻与爪哇白豆蔻,实为小豆蔻的代用品。为发挥国内优势,充分利用资源,在收不到小豆蔻的情况下,建议改用本品。上述供进一步研究者参考。
-
制剂:
/
-
选方:
方一:八味石榴散:石榴、白豆蔻、肉桂、荜茇、甘草、石灰华、葡萄、香旱芹于。粉碎成细粉,混匀,即得。用于肺寒病。口服,每服3g,每日2~3次。
方二:十味消食散:诃子5g,石榴25g,肉桂15g,白豆蔻15g,荜茇15g ,胡椒15g,光明盐10g,山柰5g,寒水石(制)15g、岩精膏15g。共研细粉,一日3次,一次1.5g。健胃消食。用于消化不良、胃脘胀满、泛酸、吐泻。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1)具芳香健胃、驱风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兴奋肠管蠕动,驱除肠内积气,并抑制肠内异常发醇。
(2)100%壳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3)煎剂低浓度兴奋豚鼠离体肠管;高于1%浓度及挥发油饱和水溶液均呈抑制作用。
-
参考文献:
/